第390章 温禾其余的几个学生,没一个简单的

温禾连忙出列,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孟周与赵磊虽有想法,却从未有过治理地方的经验,移民安置之事关系重大,若是他们处置不当,不仅会耽误朔方民生,还可能引发动荡……”

他这话并非虚言。

移民安置涉及土地分配、赋税征收、纠纷调解等诸多事务,稍有不慎便可能激起民愤,甚至引发叛乱。

孟周与赵磊不过是两个二十出头的生瓜蛋子,让他们独掌一县之事,万一搞砸了,轻则丢官,重则可能掉脑袋,即便自己到时候求情,也难挽回他们的仕途。

“有何不合适?”

李世民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几分不悦,却又透着几分坚定。

“当年汉武帝敢用十七岁的霍去病出征匈奴,创下封狼居胥的功绩,今日朕难道还不能用两个弱冠之人治理一县?”

温禾顿时语塞、

这怎么能比?

霍去病是天生的军事奇才,年少时便随卫青征战,有实战经验、

而孟周与赵磊,若不是自己穿越而来,怕是这辈子都只能做个普通书生,最多当个小吏,与霍去病根本没有可比性!

“启禀陛下,微臣愿往!”

就在这时,孟周忽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斩钉截铁,没有半分犹豫。

“臣虽无治理经验,却愿竭尽所能,不负陛下信任,不负先生教导!”

赵磊也反应过来,连忙跟上,语气同样坚定:“启禀陛下,臣虽位卑言轻,却也知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先生常教我们务实为民,臣愿与孟兄一同前往朔方,即便吃苦受累,也定要将移民之事办好!”

看着二人眼中的决心,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嗯,不错,有股子闯劲,温嘉颖的弟子,朕知道,都有这赤子之心,这也是为什么,朕愿意让他为太子启蒙的原因。”

“轰!”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开。

百官瞬间安静下来,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他们竟忘了这件事!

温禾其余的几个学生,没一个简单的。

他不仅是吴生、孟周、赵磊的先生,还是太子、汉王李恪、卫王李泰、楚王李佑的启蒙老师!

眼下陛下让孟周、赵磊去朔方历练,分明是在为太子招揽人才、组建班底啊!

长孙无忌心头一震,深吸一口气,心中惊呼:“某竟然忘了这层关节!”

他此前还在琢磨陛下为何格外器重温禾的弟子,此刻才恍然大悟。

陛下这是在为东宫铺路!

未来太子登基,温禾的弟子便是太子最信任的臣子,既能辅佐朝政,又能稳固皇权,这步棋走得实在深远。

那些原本想站出来反对的官员,此刻也纷纷收回了念头。

谁敢在这个时候触陛下的逆鳞?

没看到连最敢直言的魏征,都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闭目养神,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吗?

显然魏征也看清了陛下的意图,不愿多言。

李世民看着百官的反应,眼底闪过一丝满意。

随即他便让孟周和赵磊等人退下。

给温禾三个学生都封了官了,若是其他人没有,倒是显得有些刻意了。

随即李世民又出了一些问题。

让剩余的考生当场做文章或者作诗。

随后都封了官职,但官位不高,大多都是主事或者是主簿。

倒是有一位作了首边塞诗,得了个从九品上的弘文馆校书。

就此,今日这场算是潦草的殿试,便正式结束了。

还有剩下的一部分学子,都没来得及表现。

主要是这时间已经有些久了,李世民便宣布退朝了。

“今日在此见到我大唐未来之栋梁,朕心甚慰,其余举子,吏部可根据他们的才学与殿试表现,斟酌授官,务必人尽其才,若是无事,今日便退朝吧。”

居然没有定下三甲吗?温禾还以为李世民会给吴生状元,给孟周和赵磊探或者榜眼。

没想到居然没有定名次。

难道是因为我没有提,所以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这个?

哦,想起来了。

好像只有进士科才有状元的说法。

武则天开始才有探,到了宋朝第二名才被称为榜眼。

难怪今日殿试没有给名次。

“臣等遵旨!恭送陛下!”

百官躬身行礼的声音整齐划一,待龙椅后的珠帘落下,众人这才缓缓直起身。

走出殿门时,百官的目光大多有意无意地落在温禾与孟周、赵磊、吴生身上。

今日这场殿试,温禾这一系可谓出尽了风头,三个弟子要么得帝赞、要么获要职,这般荣宠,让不少人暗自羡慕。

尤其是那些一同参加殿试的其他举子,看着孟周三人的眼神更是复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