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就算长孙无忌不出列反对,他也会拒绝窦静的提议。
他心里清楚,封官太多对温禾未必是好事。
那竖子年纪小,职位越多,树敌越多,一旦日后出错,那些被他得罪过的人,定然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他想保温禾都难。
更何况,那竖子向来惫懒,之前给他加兵部主事时,他就磨磨蹭蹭,还讨价还价要了不少良田。
若是知道又要多一个民部主事的差事,怕是真的会闹到立政殿来,跟他哭穷喊累,甚至可能撂挑子不干,到时候反而麻烦。
“辅机所言有理。”
李世民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温嘉颖年纪尚轻,如今的差事已然够多,若是再让他入职民部,怕是真的会累坏了,民部的事,窦尚书便自行处置吧,若是真有难处,派人去温嘉颖府上询问便是,不必再授官职了。”
“臣遵旨。”
窦静虽有些遗憾,却也不敢反驳,只能躬身应下。
他原本以为,推荐温禾入职民部,既能让分牛之事顺利推行,又能卖温禾一个人情,没想到竟被长孙无忌拦下。
大殿内的气氛重新缓和下来,官员们心里却都清楚。
温禾虽没得到民部主事的职位,可陛下对他的信任和倚重,已经再明显不过。
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能同时兼任四部主事。
难不成以后真的要出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尚书仆射?
太极殿内的捷报余韵未散,李世民目光扫过阶下百官,忽然想起一事,朝着工部尚书阎立德的方向唤道:“对了,说起温嘉颖的工部主事之职,阎卿。”
阎立德闻声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此番破统万城,火药的威力已显而易见,于战事大有裨益。”
李世民手指轻叩龙椅扶手,语气带着几分思索。
“但如今的手雷全靠人力投掷,射程短,用于野战终究有些鸡肋,你稍后去趟温嘉颖府上,问问他可有改进之法,若是能提升射程,日后征战突厥,定能派上大用场。”
“臣遵旨。”
阎立德躬身应下,可脸上却掠过几分苦涩。
他太了解温禾的性子了。
最是怕麻烦,一会少不了要被埋怨几句。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温家府邸的庭院里,温禾看着联袂而来的窦静与阎立德,脸上虽挂着笑意,眼底却藏着几分警惕。
“立德兄,窦尚书,今日是什么风把二位吹来了?”
温禾拱手迎客,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疏离。
“实不相瞒,我最近总觉得腰酸背痛,身体不大舒服,怕是要怠慢两位上官了。”
可他说话时腰杆挺直,眼神明亮,哪里有半分身体不适的模样?
阎立德与窦静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这小子,又在装模作样想推脱差事。
“嘉颖啊,你可是朝廷任命的工部主事,岂能说推就推?”
阎立德笑着戳破他的借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陛下有旨,关乎战事,你就算瘫痪在床,也得先把正事办了。”
温禾闻言,赫然挑了一下眉头,咧嘴笑道。
“那要不我辞了这工部主事?反正我年纪小,也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你觉得陛下会允准吗?”
阎立德反问道,语气里满是笃定。
温禾顿时蔫了,知道这差事躲不过,只好转头看向一旁的窦静,试图转移话题。
“窦尚书,我可没在民部任职,您这上门来,总不是找我处理民部的事吧?”
他心里门儿清,窦静来肯定是为了分耕牛的事,可他不想再揽额外的活计了。
窦静脸上泛起几分尴尬,连忙摆手。
“自然不是!老夫只是来咨询一二,高阳县子向来心系百姓,爱民如子,之前提出的按村落分牛之法,实在是惠及民生的良策,老夫这才特意来请教细节,也好让后续的分配更妥当。”
这话明摆着是道德绑架。
给他带高帽。
温禾心里无奈叹气。
能当上尚书的,果然都是一群不要脸的老狐狸。。
他瞥了眼窦静真诚的眼神,又想起那些即将分到百姓手中的耕牛,终究还是松了口。
“唉,我这就是劳累命!行吧,有什么问题你问,我知道的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