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今日,是大唐春闱开考的日子

可是啊。

方行舟却不知道,吴生有个老师。

他从七岁开始,便一直为了考试而读书。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悲哀的事情。

一个没钱没势的孤儿,能够免费的在一处安静祥和的地方获得知识,并且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例,而是数以万计,甚至更多。

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即便真的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又如何?

至少对于努力的人来说,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只有一点。

至少温禾能够通过考试或者奖学金,来继续供着自己读书。

古人确实厉害。

可是他们没有经历过凌晨三四点便起来背书、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

睡觉前还要再戴上耳机记一遍英语。

一年四季,无论雨打风吹。

论整个大唐,没有人会比温禾更懂得,怎么考试了。

“既然兄台对自己如此有信心,那不妨打个赌如何?”

温禾向前一步,目光清亮地看向方行舟。

方行舟愣了一下,随即嗤笑出声。

“小娃娃,你想跟某赌什么?赌你身旁这几位能考中?”

“吴生。”

温禾没理会他的嘲讽,转头唤了一声。

吴生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学生在。”

这一声“学生”,让方行舟和他身后的国子监学子都愣住了。

这吴生莫不是疯了?

竟对着一个半大孩子自称“学生”,传出去怕是要成长安笑柄。

温禾没管他们的诧异,转头看向方行舟,语气笃定。

“吴生今年也报考了明经科,我赌他的成绩,会在你之上。”

“哈哈哈!”

方行舟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得直不起腰。

“小娃娃,你怕是没睡醒吧?吴生在国子监的经义成绩,次次都在某后面,你竟赌他能超过某?”

“那若是他真的比你考得好呢?”

温禾追问,语气里没有半分玩笑。

方行舟收住笑,眼神里满是不屑,故意提高了声音。

“无需他比某好!只要他能进明经科前三,某便当着全长安士子的面,跪在他面前,大呼三声‘阿耶’!如何?”

说罢,他又转头看向吴生,语气带着挑衅。

“不过,若是他进不了前三,也得给某行这个礼,叫三声阿耶,你敢应吗?”

吴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明经科前三哪是那么好进的?

方行舟本就是经义好手,还有其他世家子弟虎视眈眈,他哪里有把握?

孟周和赵磊也急了,正要开口替吴生拒绝,却被温禾抢了先。

“君子一言!”

温禾伸出手掌,掌心朝上,眼神里满是笃定。

方行舟看着那只小小的手掌,先是一愣,随即轻哼一声,弯腰跟他“啪”地击了一掌:“驷马难追!”

击掌之后,方行舟直起身,故意凑到吴生面前,笑得得意:“子言兄,到时候可别赖账啊,某还等着听你叫‘阿耶’呢!”

他身后的学子们也跟着哄笑起来,笑声里满是嘲弄。

“告辞!”

方行舟甩下两个字,带着一群人扬长而去,只留下孟周三人脸色凝重地站在原地。

等人走远了,吴生才急得声音发颤:“县子,您怎么答应他了啊?明经科前三太难了,学生……学生怕辜负您的期望。”

孟周和赵磊也跟着点头:“是啊县子,方行舟的经义功底本就比吴生好,这赌约对吴生太不利了!”

温禾却摆了摆手,笑得轻松:“这有什么好急的?你们忘了这一个月,我给你们的‘题海’了?那些经义题,翻来覆去不就是那几个考点?所谓的明经科,不过是换着法子考背诵、考解读罢了,没什么难的。”

温禾冲着三人笑着,神情格外轻松。

吴生、孟周和赵磊三人面面相觑。

他们这一个月来,可谓是真正的奢侈了一把,写过的纸都能堆满他们住的地方了。

甚至于齐三他们每次上茅房,都是直接从他们那里拿的纸。

美名其曰,废物利用。

反正温禾用不惯,真不怕一屁股墨水啊。

这一个月,孟周和赵磊背算式,写算题,写到吐。

吴生背那些经义背到吐。

即便是让他们考八股文,这样的题海战术,也足以让他们进入前三甲了。

除非遇到北宋那些闪耀的群星。

没多久,温禾便带着孟周、赵磊、吴生三人走到了贡院外。

只见朱红院墙高耸,门口早已围满了身着儒衫的士子,而苏定方正带着一队百骑守在入口处,神情严肃地检查着每一位考生。

为了确保春闱公平,李世民特意让李道宗领着左领军将贡院周边团团围住。

即便宫中有只鸟飞过,都会被人用弓弩射下来。

李道宗本人则站在贡院门口的石阶旁,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熙攘的人群,时不时还对着苏定方的方向喊两句。

“查仔细些!别让闲杂人等混进去!”

“把外衣脱了!磨蹭什么!”

苏定方正对着一个扭扭捏捏的考生皱眉,声音洪亮得整个入口都能听见。

“都是大男人,还害什么臊?难不成藏了小抄在衣服里?再说了,谁没有两腿之间那一块,谁还能偷了你的?”

站在一旁负责登记考生姓名的黄春,听着这话,忽然感觉胸口有些疼,悄悄抬头看了苏定方一眼。

后者却没察觉什么不对劲,反而朝着黄春点了点头,以为他是在询问是否有异常,还咧嘴露出个爽朗的笑。

黄春无奈地叹了口气。

罢了,苏将军性子直,说话向来没遮拦,跟他计较这些。

得到一些,总是要失去一些的。

不过就是一刀子的事罢了。

“行舟兄,你看,孟周他们来了!”

靠近门口的位置,方行舟身后的一个国子监学子忽然指着不远处,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方行舟顺着他指的方向回头,正好看到温禾领着孟周三人朝贡院走来。

他眉头瞬间皱紧,低声嗤笑:“那小娃娃怎么也来了?难不成是孟周他们带进来的?这寒门子弟就是不知礼数,竟把孩童带到贡院来,成何体统!”

他正絮絮叨叨地抱怨,忽然感觉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方行舟以为是身后的同窗,不耐烦地回头。

“说了别烦……”

话没说完,他便愣住了。

站在他面前的,竟是李道宗!

方行舟吓得浑身一僵,连忙躬身行礼,声音都有些发颤。

“学、学生方顺,见过任城王殿下!”

李道宗没理会他的行礼,反而用下巴指了指温禾的方向,语气冷淡。

“你刚刚,叫他‘小娃娃’?”

方行舟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又以为李道宗是觉得自己认识温禾,要找他询问温禾私闯皇城的事,连忙解释。

“启禀殿下,学生并不认得那小娃娃!他私闯皇城,定是孟周他们带进来的,与学生无关!不过那三人此前确实是国子监的学子,学风散漫,恐有不妥,还望殿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