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魔改《囧途》,效仿故事

只觉得功夫不到家,还得继续跟着老板好好学。

心中泛起的那点得意,过于可笑。

沈善登着眼的不只是一部电影,也不是一个项目。

否则也不会给他,给周奇峰,给吴京,甚至包括给房间内,那些舞台剧和电视剧的编剧们这么多的机会。

沈善登的脚步毫不停留,去构建一个庞大的、自成体系的商业公司。

马有德生出了危机感,他能跟上老板的脚步吗?

周奇峰再怎么说也是研究生,高材生,他多占个忠字了。

马有德悄悄退后几步,深吸了一口气,找个地方坐下,将心里那点浮躁压了下去。

办公室内。

沈善登和六个编剧交流。

重点关注闫非、彭大魔,以后《夏洛特烦恼》的联合导演,还有以后邓超的黄金搭档,如今写电视剧本子的俞白眉。

“沈导,我觉得这里,春运火车站的戏,不能光是乱、吵、挤。”

闫非说话小心翼翼:“我自己过年回家,心里都盼着回家见自己的爸妈。”

彭大魔也是接话道:“我觉得,春运的时候,都是辛苦了一年的打工人,揣着血汗钱,背着大包小包,挤得再狠心里也是热的!都想着回家见老婆孩子!“

闻言,沈善登非常满意,和他想一块去了。

他之所以要重写《人在囧途》剧本,是看出了原版存在问题。

虽然《督公》最终没走冲奖之路,但是沈善登该体会的都体会了。

属于冲奖装孙子的苦没吃,但是福该享的一点没少。

原版《囧途》放在当时来看确实不错,但是也不能否认,确实带着“他者”视角。

沈善登要提前两年拍摄,票房还要比原版高,要破亿,他就要避开原版中刻意或者不经意的“他者”视角。

去掉冷眼旁观国人春运窘境的疏离感。

沈善登承认了“自己”原本剧本的不足:“我写这个本子的时候,想的不是很全面。我找你们来,就是想写一个沉浸式的、搞笑的,中国式的回家故事。”

“我想要的,首先是笑料,这需要你们帮我打磨。另外这个笑料,要带着善意,理解,也可以自嘲,但不能嘲讽。”

沈善登语气平和。

搞创作的人一定要会创作。

喜剧一定要让人高兴。

这和商业大片不一样,沈善登最多把握剧本的完整和叙事、剧情主线。

喜剧电影必不可少的笑点、笑料,是沈善登的短板,要都靠眼前这些编剧补足。

见沈善登没有一丝一毫的新晋商业大导架子,这让闫非几人很快没了最初那点拘谨,迅速投入创作之中。

他们原本以为来这只是按沈善登的意图修修补补,没想到沈善登是真的放手让他们碰撞,甚至否定了自己写的剧情点。

俞白眉心里感触最深。

他在电视剧圈也算小有名气,但电影门槛之高,越是业内人越有体会。

沈善登不仅给了他们机会,开的酬劳极其厚道,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的、基于专业的尊重。

沈善登提出自己的要求:“我就是抓总的,这部戏看的就是双方身份不同的碰撞,但我更希望是白领和蓝领,而不是精英和草根。”

“公路喜剧在电影产业先发的国家并不少见,我这部戏灵感也是来自于美国电影《落难见真情》。”

“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是什么羞于提及的事,《疯狂的石头》也是摸着盖里奇,主要还是我们能否使之落地,产出我们的电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