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这才是大明真正的力量!
崇祯三年夏,夜里的风带着点凉,可通州地界,八里庄左近,却热火朝了天。
通惠河像条墨带子,静静躺着。北岸那个八里庄,如今彻底变了样。
火把一支接一支,连成看不到头的长龙。人声、号子声、夯土声、马蹄声,混成一片,隔着几里地都听得真真的。
卢象升没骑马,就站在离八里桥不远的一个土坡上。他一身尘土,眼珠子熬得通红,可腰板挺得笔直。
「抚台,通州库里的麻袋,运过来七成了!」一个管粮饷的官儿小跑着过来禀报,嗓子是哑的。
「木料呢?拒马枪的数量还不够,连夜加工,不能停!」卢象升头也不回,眼睛盯着下面那片忙乱的人海。
「木匠都在河滩上干活儿,灯火通明,不敢误事!」
卢象升点了点头。他心里有张图。
这八里庄,背靠着通惠河,河上有座石桥,叫八里桥。这桥,就是通往通州和张家湾(大运河的终点站)的咽喉要道。他早派了最得力的把总,带一队兵丁守死了桥头。
庄子原本有些土墙,矮得很,不顶用。真正厉害的在外头。
数不清的人,排成一道道长龙,正把装满土的麻袋往庄子外围垒。那不是乱垒,是照着几个尖角的模样堆。三个突出的三角堡,已经能看出大概轮廓了。
这就是皇爷说的「棱堡」。卢象升琢磨过,这东西邪门,能让鞑子冲到哪儿都挨打。
麻袋墙外面,是刚挖出的壕沟,深倒不深,但宽。沟前面,又是密密麻麻插着的拒马枪,枪头削得尖尖的,不费点功夫可拔不掉。
而要在棱堡外的壕沟前拔拒马枪那可是十死无生的活计!
更多的民夫,正喊着号子,把粗大的木桩砸进地里,然后用横木连着,结成一道歪歪扭扭、但一眼望不到边的木栅栏。这栅栏,就顺着通惠河的南岸,一直往东西两边延伸下去。
「南岸的栅栏,要快。」卢象升对身边的中军官说,「不求多结实,但要连起来。每隔半里,给我起个箭楼,能站人放箭放铳就行。」
「标下明白!人是够的,就是木料吃紧。」
「吃紧也得干,实在不行就去征用些漕船拆木料!」卢象升语气斩钉截铁,「这栅栏不是挡鞑子主力的,是防着他小股马队窜到南边去,惊了京畿的安稳!有了它,咱们在北岸才能放心跟黄台吉碰一碰!」
中军官凛然应诺,赶紧跑去催了。
卢象升走下土坡,靠近热火朝天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