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黄台吉:孤要到北京城下过中秋!(

金成仁脸色惨白,心脏狂跳,方才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擦身而过的寒意。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蛮横,让他从故国之梦里惊醒,手脚冰凉。

范永斗早躲回了他的小院。赵四见没了主子,吆喝声也懒散下来,寻了个阴凉处蹲着,掏出怀里藏掖的小酒壶,珍惜地抿了一口劣酒,眯着眼盘算着今晚能不能从新运来的铜料里再刮下点碎屑。金成仁则回到他那张破帐桌后,手指微颤地继续核对那些仿佛永无尽头的数字。帐本上的墨迹,和他心底那点微茫的念想一样,灰扑扑的。

匠营里,只剩下铜水沸腾的呜咽声和工匠们麻木的劳作声。而远处大宁城方向,号角连绵,马蹄如雷,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汇聚。赵四抿着酒,仿佛事不关己;金成仁听着那马蹄声,记帐的手,却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他隐约觉着,一场对大明和建州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大战,很可能就要开始了!

……

大宁城里头,更是另一番景象。原本的卫所衙门,如今扩了又扩,成了大汗临时的行在。城里城外,扎满了帐篷,人喊马嘶,一眼望不到头。

城东的大校场上,黑压压全是兵。

最扎眼的是一大片白旗白甲的兵,肃立不动,跟雪堆似的。那是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的正白旗、镶白旗精锐,差不多有七八千人。个个眼神凶狠,透着股子急于立功的劲儿。他们是前锋,尖刀。

另一边,是镶黄旗和正黄旗的人马,约莫四五千,看着更沉稳些。这是大阿哥豪格统领的两黄旗,大汗的亲军骨干,是中军的主力。豪格本人骑着高头大马,在校场边上来回巡视,脸色严肃。

除了这些真鞑子,更多的是蒙古人。科尔沁部的,喀喇沁部的,好几万人马,聚在一处就没个安静时候,骑在马上大呼小叫,比划著名弓箭。他们纪律差些,可骑术好,来得快,去得也快。

还有一拨人,穿着深蓝色或灰色的号褂,排着队列,在操练火铳。这是汉军旗的「乌真超哈」,重兵,管着火器。领头的是马光远、王世选这些早几年就投了鞑子的汉官。他们不像蒙古人那幺闹腾,也不像八旗兵那幺傲气,闷头练着,看着有股子狠劲。

更远处,还有一帮子没精打采的兵,衣甲不齐,那是新附的朝鲜军,凑数来的。

校场边上,豪格和多尔衮碰上了。

「十四叔。」豪格在马上拱了拱手,算是见礼。他是大汗长子,年纪比多尔衮还大些,可论辈分,得叫叔。

多尔衮笑了笑,那笑意没到眼底:「大阿哥辛苦,把这大营整治得井井有条。」

两人并辔而行,看着下面的军阵。

「父汗此次西征,收服漠南,携大胜之威归来,我军士气正盛。」豪格说道,「此番入塞,定能马到成功。」

多尔衮点点头:「是啊,机会难得。南朝如今内忧外患,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加了句,「前锋冲杀之事,自有我两白旗儿郎效命,大阿哥坐镇中军,可保万全。」

豪格脸色微沉,没接话。他知道多尔衮这是嫌他抢功,又暗指他怯战。两黄旗和两白旗较劲,不是一天两天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