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孙传庭,出击!(第三更)

这些炮是从大同镇库房中挑选出的老炮,虽非新铸,但质量尚可,用来打实心弹得悠着一点,不过打霰弹是不担心炸膛的,火力也是虎蹲炮那种「小胖墩」比不了的,每个车营都配备了十六门。

孙传庭走过去,拍了拍冰冷的炮身,问一旁的炮队官:「这炮,演练时可曾试过?」

炮队官赶紧回答:「回督师,试过了!用骡马拖曳,能跟上车队。打实心弹不敢多装药,只能打三百步,若虏骑冲近,换装霰弹,一炮能扫清一片!」

孙传庭点点头:「好,够用了。此炮是我车营的锐矛。临阵时,务必将它们部署在车阵的关键处,让鞑子尝尝咱大明炮火的厉害!」

巡视途中,他们听到不少士兵围在一起,听识字的人念《皇明通报》上关于朝廷开设贸易公司、太子即将诞生的消息。士气高昂,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朝廷新政的支持。

这一套是崇祯「想出来」的,称为「教员下队」——就在选一些粗通文墨,能说会道的官兵,进行短期培训后,授予「教员」职位,拿百户的俸禄,放下去给兵士们「讲道理」。

夕阳西下时,整个大营的战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孙传庭和曹文诏登上一处高坡,俯瞰着这片庞大的军营。炊烟袅袅升起,饭食的香气弥漫开来。但在这片看似平和的景象下,是压抑不住的肃杀之气。

曹文诏望着北方逐渐暗淡的天际线,低声道:「部堂,此战若胜,北疆可安数年。」

孙传庭双手负后,寒风吹动他的袍角。

「数年?」他轻轻摇头,语气却异常坚定,「此战,非为安数年。是要告诉黄台吉,告诉天下人,大明筋骨犹在,锐意进取之心未死。自此以后,攻守之势,该易形了。」

夜幕彻底降临。

营地里点燃了无数篝火,但很快又按照命令逐一熄灭,只留下必要的照明。士兵们按照编制,井然有序地回到营帐休息,养精蓄锐。

黑暗中,只能看到巡逻队火把移动的光点,听到远处传来的刁斗声。

一辆辆偏厢车、一门门火炮,在夜色中静静地伫立着,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

孙传庭和曹文诏最后巡视了一圈,回到中军大帐前。

「都安排妥当了?」孙传庭问。

「妥当了。」曹文诏答道,「各部皆已待命,只等天明。」

孙传庭擡头,望向北方漆黑的天幕。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