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总兵!」
「末将在!」曹文诏声如洪钟。
「传令全军!取消休整,明日四更造饭,五更祭旗,兵发桑干河黄沙滩!」
「得令!」曹文诏轰然应诺,转身就往外走,去传达命令。
孙传庭又看向书记官:「立刻拟写六百里加急奏章,飞报北京,呈送陛下!奏明东虏筑垒之险恶用心,及本督为挽救危局,不得已提前出兵之缘由。请陛下圣鉴!」
命令一下,整个「火车兵」大营,如同沉睡的巨兽,骤然苏醒。
低沉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旗牌官骑着快马,在各营之间奔驰传令。士兵们从营房中涌出,军官的吆喝声,刀枪碰撞声,车马辚辚声,瞬间汇成一股紧张的洪流。
孙传庭和曹文诏并肩走出大帐,开始巡视营盘,做最后的战前检查。
他们先来到车营。只见一辆辆偏厢车整齐排列。士兵们正在仔细检查车轮、车轴,给骡马喂食精料。一些铳手在擦拭斑鸠脚铳长长的枪管,另一些士兵则将一窝蜂的火箭筒仔细捆绑固定在车架上。
曹文诏走到一辆车旁,拍了拍结实的车厢,对身边的士兵笑道:「这榆木疙瘩,鞑子的马刀可啃不动!」
一个老兵咧嘴一笑:「总爷放心,咱这车城结起来,保管让鞑子撞得头破血流!」
孙传庭点点头,又走向骑兵营地。御前军骑兵营的士兵正在备鞍,检查马具。曹文诏特意在李鸿基那哨燧发手枪骑兵前停留片刻,查看他们腰间皮套里那短粗精悍的火器——这三个月,李鸿基麾下的燧发手枪骑兵又「进步」了,从一骑一枪,进步成了「双枪兵」,人数也增加到四百。
「鸿基,你这『短火铳』,关键时刻要给老子冲得上去,响得起来!」曹文诏叮嘱道。
李鸿基抱拳躬身:「标下明白!定不辱命!」
接着,他们来到一个隶属御前军的火器营。六门崭新的六斤青铜炮已经挂在骡马身后,炮身擦得锃亮。这种六斤炮是四斤炮的升级版,是京营炮厂用上等的青铜铸造,威力甚大。
在炮队旁边,御营的长枪兵、刀牌兵和鸟铳兵正在检查武器,颇为严整。
最后,他们巡视了庞大的辅兵队伍。这些大同籍的辅兵,装备虽不如战兵,但队伍井然有序。运粮的大车排成长龙,车上满载粮秣和弹药箱。许多辅兵肩扛铁铲、铁锹,步步为营、堡垒推进,就得靠他们的一铲一锹。
孙传庭看到几名辅兵正在检查几门带有炮车的轻便铁铸将军炮,这种炮重约三百斤,能发射三斤左右的铅弹,是眼下能为车营所用的最合适的随行野战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