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要下海先憋气

让卫东说的是集装箱。

可这上万人都是大学师生,平京各部委单位的有识之士。

由此延伸开的思路,就不仅限于集装箱,甚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有落后的产业,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了这招先合作合资跟进,搞懂确认没问题了,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利用我们庞大的体量优势逐渐获取胜利。

反正现场有些人表情已经骇然。

三四十年后所有网民,习以为常的那句“弯道超车”,其实哪有那么多便捷,都是无数人凝结汗水,各学科慢慢积累到最后才有厚积薄发。

但在八十年代,这会儿本来已经很多人都感到差距太大,内心已经是追不上的绝望了。

让卫东居然跳出来说好事儿,一张白纸好作画,这恰恰方便我们画出最好的蓝图。

这下就是振奋的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好多大学生没见过集装箱,没见过高速公路,也激动的喊:“我们要去鹏圳,去看高速公路,去看集装箱码头,去战斗!”

让卫东却拿着麦克风又劝导:“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鹏圳,可实际上假若你到鹏圳去感受过,就会觉得热火朝天中也不太好加入,因为大家都是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你有响当当的资历和成果吗,你有可以上桌子的资金吗,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沉住气,在各行各业自己熟悉的门类先潜水练气,真正具备了战斗力,再跳水下海。”

这就是干货了。

所有报刊杂志、电视新闻都不会说鹏圳的真实面目。

去年在鹏圳铩羽而归的尤启立,都不由得挺直了讪笑起来。

他会水,还自认为是游泳高手,却在海况复杂的鹏圳呛水得厉害。

让卫东才是最踏实又循序渐进的标杆:“我还在卖腊肉、卖卫生巾的时候,就从来没想过去鹏圳碰运气,我只选择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我能做的事,但我不会磨灭内心的理想,直到某天我需要到沪海、鹏圳甚至祖国的每个角落,才会胸有成竹的前往!”

大学生们都能听懂的嗷嗷叫了。

可谁知道让卫东最早的理想就是去买飞机呢?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