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要下海先憋气

思路还可以这样吗?

天地良心,让卫东说这番话,真的只是针对集装箱。

这玩意儿在他当保安的时候都从来没接触过。

百分百的外行。

但自从老方拉了他去参与码头建设,国集发展,才逐渐跟港商们在这块儿打磨交手。

可能天眼唯一的指向,就是那些小视频中装得都要溢出来的集装箱巨轮,给他脑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实际上这会儿散货船在全世界也是主流,国远的选择没有前瞻性,但在这会儿也没啥大错。

算错有错着吧。

有点矫枉过正的过度强调了集装箱的重要性和未来。

给国远这帮人,以及全场所有大学生,甭管哪个专业都留下了刻板印象。

“我的看法来源当然是因为新坡加的发展,对比hk和内地,国内在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舶上还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填补,而我之前讲过的各种门类,沿海地区正在蓬勃发展的各种外贸生产、三来一补产业,最终都是要将无数中国制造,输送到全世界,那就意味着巨大的运输量,这时候效率才是决定我们能不能获胜的法宝了。”

“所以这时候再问问大家,粤州到鹏圳修建高速公路,鹏圳建立巨大的集装箱码头,知道作用跟目的了吗?”

这已经是个前后逻辑问题。

既然改革开放,那就意味着对外商贸增多,那么必然会加大海上贸易。

以前主要是各种煤、铁、油矿藏,粮、豆、食品原料运输的国远船舶,当然是用散货船合适。

无论进出口,都是散货船打主力。

但如果转变成工业制品,那就是集装箱的历史舞台了。

要认定国产工业品会海量的朝着全世界出口运输,才会把宝压在集装箱和相关码头、船舶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