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有自有品牌车厂,都是高国产化零部件甚至全国产化,只是质量太差了才被轻易淘汰。
这次展会其实是给他们提供了接触大量较为优质零部件的机会,起码是可选的机会。
以前这些地方上的厂家几乎没得选!
连平汽 。
每个零件质量提升一点点,价格再下去一点点,是不是车辆的性价比就提升了。
外观做得不好那个没办法,但这会儿真的不讲究外观,是个车就赢一半,能皮实耐用基本赢全部!
真的,让卫东最大的功劳是集齐了目前一哄而上全国几乎所有的两百多家车辆品牌,又尽量攒齐了两千多家大部分都还代表目前国内最好水平的零配件生产厂商。
促成了这两部分见面!
这些国产车厂商里面其实是有点钱的。
汽车的特点就是这样,只要你敲出来能卖,几万块的东西哪怕赚几千,也是其他商品罕见的“高”利润。
几百辆就有几十万的利润或者几百万销售额。
手里比较容易形成资金流。
才第一天,这些厂商就开始频频签署零部件采购合同!
这年头的厂长几乎都是技术出身,推销员们带过来的样品一看就知道质量成色,更对采购价格了然于胸。
迅速签单采购,几万、几十万的零配件合同协议,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电脑区、复印区。
好多厂长后知后觉的发现,反应过来时,第一天零配件签署合同已经超过七百多单,总金额一亿三千多万!
几乎全都是国产品牌签署, 。
谁都没想到,突破口居然是在这个地方。
就让卫东误打误撞的“恐吓”了下国产车厂,告诉他们多半要输给合资厂,趁早投降去造零部件。
然后铺垫了一年的汽车国产化率小组就像高考补习班似的,推动了一堆零部件厂商为合资厂生产零部件,结果实际上还是有点差距。
不甘心的这帮技术兼推销员就转头朝着国产车厂卖。
都能造车卖车了,其实这两年多半还不会亏损,因为市场太稀缺了,四个车轱辘就能卖。
所以叫这些车厂放弃也没那么容易,起码都想再搏一下。
就造成这个局面!
要知道整个第一天才卖出去三百多辆车,其中合资厂只卖了两百多辆。
总额也不过四千多万。
这偏门接大瓜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