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厂商几乎是震惊居然有同行在做这个,还能做到这个地步。
这些进驻了东升贸易工作人员的厂家,普遍都能拿出高于同行质量的产品。
因为这一年他们是敦促着厂家,是朝能考上清北在努力!
现在就像是高考交卷,成批量的朝着厂商提供样品寻求加工合同。
柯林斯他们本来固守在自己展台,也挡不住 ,带着自己跟厂家开发的零部件出来到处推销!
事实证明,让卫东这个“普通消费者”的视野远不如他做国产化率推广人的工作搞得好。
他还是太狭隘了。
车辆禁令开放才两三年时间,年产几千辆轿车的市场有巨大的车辆需求。
就像还谈不上多卫生,多舒适的卫生巾,这个阶段也能年销上亿包。
是因为之前没得用!
现在有用就好,全国人民都渴望用上车,哪怕是农用车、皮卡车……
他举高原这个例子也是错的,高原地广人稀,路况比内地还要差很多,所以坏了之后叫天天不灵,只能自己修。
所以对车辆车况耐操需要放到第一位。
内地其实没那么恼火,让卫东他们开着东风大卡车去全国走,理论上几十公里就能找到个县市镇补胎修理。
当全国到处都是巴铁师傅那种神奇修车套路,所有人都接受车都是边开边修的现状时。
能开就不错了。
加上这帮东升汽车技术员最大的优势可能是认定展会是老大开的,我们就有特权可以到处推销。
他们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销售员。
不要脸的带着各种零部件到一楼去推销洽谈。
自认为精品有实力的去找合资厂谈,能不能让我们提供点配件。
大部分则先攻各类国产厂家。
考清北有问题,我们先考个大学甚至考个专科行不行?
可能让卫东最后一次展前工作会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给了所有国产自有品牌车厂巨大的心理压力。
别以为现在能卖几百几千辆年销售,看似产值过亿就多了不起。
只要不提升质量,不改进技术,等合资车吃透了进口技术,就会反过来抢走客户。
所以他们真是连夜在开会探讨怎么办,没人可以吐露心声的厂长们彻夜难眠,第二天再看到各种各样的“优质”零部件上门。
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救命稻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