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

每天几百斤成品的烹饪煮制,让生产车间已经基本保证了味道稳定,也不用到码头上卖,直接在厂门口的店铺,现在有了卫生许可证,每天往来人群几两半斤的买回去下酒、给孩子补油水。

机械厂又现开发制作了半自动切割机,几个工人操作就能很快切割成基本类似大小的标准块儿,边角碎屑收集起来都还能卖。

最后安装到玻璃大棚里的抽真空机,差不多有三四张台球桌那么长的尺寸,可以让三十名工人分坐在周围。

中间的传送带上就是切块儿的小食品成堆经过。

每人面前一台跟虎口钳似的夹口,拿一块抹个袋子用签子挑开塞进去,踩一下脚闸抽气封口。

效率很感人,每人每天只能做五百个,就很容易魔怔。

让卫东很怕他们要不是被竹签子戳了手,就是被抽气封口压了指头。

技术人员笑让主任想多了,我们这个设计是脚踩着才能压力,真要手夹了,不会松开脚吗?

让卫东心想你怕是不知道那么多车祸时候狂踩油门的司机。

可这就算是三班倒,一天也就能做四万多包指头大的小食品。

每袋儿净重大约二十克,也就是每天只能处理不到两千斤的烹制过食材。

可实际上隔壁屠宰场的下水产量是每天一万五千斤!

哪怕处理、烹饪、表面烘干以后还是有四五千斤。

这特么得三条线才够啊。

那就三个口味吧,总不能盐焗的和五香的混在一起做。

让卫东发现自己又有点闻到这味儿就想吐的感觉,身处其中反正很快失去了对这个口味的判断。

只剩下不停的算算算。

没有手机、电脑上随处可得的计算机,让卫东上回去粤州偶然看到过那种巴掌大的计算器,没注意就没买。

现在后悔死了。

经常算得稍不留神就错一位数,然后结论大相径庭。

只能反复算。

他之前不是给老领导表示过这玩意儿做出来,卖八分或者一毛一袋。

下酒的话,四五个就能滋好几杯了。

这么算下来,一斤就是七块多,其实也比腊肉贵不到哪里去。

还分零开袋即食。

唯独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儿,经过紫外线杀菌、抽真空包装、高温消毒以后,到底能存多久。

总不能现在做一批等到一年后确认没问题再卖吧?

纠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