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你不做厂公谁做厂公?【求月票】

这种规模的对比,已经可以看出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心怀鬼胎。

何况此前“左顺门案”的时候,还有把持朝政多年、又有从龙之功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位,而那场抗议活动亦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牵头号召。

而这回呢?

即使鄢懋卿尚未来得及一一确认他们的身份,亦知如今朝中根本就没有人拥有杨廷和当时的能量与声望。

没有真正的大佬牵头号召,滥竽充数的朝臣比例又如此之高。

现在到了考验他们“真有一头牛”的时候,你能指望他们真正做到团结一致?

这就是他们忽然没了声音、互相开始左顾右盼的原因。

因为除了少数几个愚忠耿直的朝臣之外,大多数人内心已经开始动摇,谁也不愿真正为此付出代价,哪怕只是可能付出代价。

甚至有人已经心生退意。

尤其是少部分此前并未掷出笏板,甚至根本就没有携带笏板的朝臣。

他们不想继续暴露,免得被鄢懋卿记住。

因为鄢懋卿已经把话挑明了,此刻他们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太子詹事,而是一个准备行使特权的西厂厂公。

西厂厂公究竟是做什么的,谁会心里没数?

就在这时。

一个身着绿色朝服、胸口补子为溪敕的官员从人群中站了出来,直视着鄢懋卿的眼睛,正色问道:

“你方才说,你没有一日不想着如何使皇上收回成命,此话你如何证明?”

“你又是何人?”

鄢懋卿目光微冷,反口问道。

这朝服就是个七品文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极有可能是个给事中。

如果对面是个滥竽充数的官员,大抵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如今再被鄢懋卿询问身份,如果不是已经将笏板丢进詹事府院内的话,自然也不敢正面回答。

“如鄢部堂一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现任行人司右司副,赵贞吉。”

“你就是赵贞吉?”

鄢懋卿微微一怔,上下打量着这个三十来岁的七品文官。

此人也不是个一般人,日后也是要入阁成为阁臣的,不过还要等到下一朝隆庆年间。

而且在后世的那部电视剧中,他其实是被黑的最惨、也最冤枉的一个人。

因为电视剧里的杜撰人设,使得他一度被后世网友认为是整个剧集中实至名归的“大明不粘锅”。

但真实的历史其实并非如此。

鄢懋卿查过资料,赵贞吉是个比高拱脾气更加暴躁的人,为人好强,容易发怒,甚至从不审时度势。

就这么说吧,从嘉靖这一朝开始,一直到下一朝隆庆年间。

此人几乎把历任内阁首辅得罪了一个遍,先是严嵩,然后是徐阶,还有后来的高拱、张居正,他都曾不给任何面子的据理力争,坚持己见,一旦发起脾气来连上司的面子也不给,直接直呼其名。

直至最后被高拱给收拾了,致仕回乡养老。

最终在穆宗驾崩之后,因哀毁过度而患嗽疾,于家中端坐而逝……

也是因为这个性格,他的仕途十分坎坷。

早在嘉靖十四年乙未科殿试的时候,担任读卷官的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殿试答卷,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内阁也将其拟为一甲第二名。

结果朱厚熜看过他的殿试答卷之后,不喜欢他在答卷中写的几句大实话,于是坚持将其置于二甲第二名。

就因为如此草率的原因,赵贞吉失去了成为新科榜眼的机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