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今日传胪仪之后,就算此人哗众取宠,终于进入了皇上的视线,那也只会因换来皇上的厌烦,自此永无出头之日,又怎会如此指示于我?
除非……
严嵩不由又想起了鄢懋卿的那封殿试答卷。
倘若皇上已经知道了鄢懋卿那封殿试答卷中的内容……似乎就有了那么一丝可能。
这种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发生,没准儿哪个读卷官已经私下向皇上禀告,又或是某个殿试时的巡绰官恰巧看见,亦有可能上达天听。
对了,还有翊国公郭勋。
郭勋昨夜既能命人前来招拢鄢懋卿,未必便没有可能私下向皇上举荐此人。
在以上前提下,再细细想来。
鄢懋卿这三个字似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受皇上重视的理由!
据严嵩所知,当今皇上对官员的名字也极为看重。
曾有个叫吴鹏的官员,只因“鹏”是神鸟名,便被皇上认为僭越,被迫改名之后还被贬为地方县令,暗示吏部终身不得擢为京官。
六年前殿试时还有一个姓“哀”的贡生,本来已经被皇上点了探,却又在揭开弥封之后,被皇上以为姓氏不祥,直接暗示读卷官将其从一甲降到了三甲。
而鄢懋卿的名字,正好与“冒青烟”三字同音。
若皇上的这句“谶语”正如他此刻猜测的这般,那么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而黄锦既然前来向他传达这句“谶语”,恐怕也不会一无所知……
如此想着,严嵩终于抬起头来,却又故意作迟疑状沉吟道:
“黄公公,在下私以为,这‘起白雾者’与这‘鄢懋卿者……’,不不,是‘冒青烟者’,两者兴许指的是两种即将现世的祥瑞。若此等祥瑞日后得以应验,便是天昭当今皇上仁爱有道,故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正合天人感应之理。”
不愧是皇爷如今最青睐的青词代笔,咱家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