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农策

除了手摇风谷车,其它东西汉代本来就有,只是没有普及。

翻车其实是刘宏和张让支持掖庭令毕岚设计出来的。

当然,一开始的目的不是为了农业生产,而是为了将水引到护城河以及西园水渠,以保障西园一直都不缺水流。

因此,最初的翻车被设张让立于雒阳南北的驰道大桥旁边,洒落的水顺便还能为出入雒阳的主干道除尘。

虽然没有用于农业灌溉,但这种立在首都门口的官方广告效应还是使翻车很快得到了模仿,只是因为战乱没有广泛传播。

而刘备发布的《农策》连环画,则是这个年代最强的官方推广方式——连环画是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唯一能看懂的书,而且里面还结合各种农具画了衣衫半露流汗劳作的农妇……

无论是出于对书本的尊敬,还是出于对生活的向往,亦或是单纯出于男女之事,都能让这种连环画以最快的速度风靡大汉。

当然,这会使得其它势力也获取到这些技术。

但无所谓,能让大汉所有人都掌握这些知识,比胜负重要。

毕竟只有在一个能真正应用这些技术的环境,才能让技术变现。

如果是农奴环境……掌握了再先进的技术又如何呢?

收获一石也是全部交税,收获十石也是全部交税,草民得不到好处,谁乐意改变现有习惯啊……

想让草民把先进技术应用起来,至少得保证草民应用了更好的技术之后能获得更多收益吧?

而且……

刘备发行《农策》,本身就等于向天下昭示了什么是正统。

每一幅画都有相关人士的名字,除了刘备简雍等官员士人之外,还有绘制图样的学生,以及更多的庶民佃户或是流民农奴。

照着刘备的粗略构图,动手制作出第一个手摇风谷车的普通木匠郑初一,制造出第一柄脚踏犁的寻常铁匠方阿老,制造出第一幅曲辕犁的普通佃户黑涂……

这些人是在诸葛亮的机械工坊捯饬出这些物件的——机械并不是指什么高科技,就是这些普通但实用的力学装置,诸葛亮只是想把刘备和他讲过或画过的东西试着做出来。

还有第一个在河滩地采用圩岸围田法的普通屯户江阿姊……

参与了农书修订的有三百多人,大多数都是平凡人,没做过什么丰功伟业,原本不会出现在任何记载中。

但他们有动手能力,而且跟对了人。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认识,但注定会因此名留千古。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