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领军到了郿县之后,李傕算是松了口气,为了避免被王国和韩遂等金城人士弄死,李傕在陈仓守得很顽强。
陈仓是陇西咽喉,又卡着渭水与汧河交汇处,易守难攻,城池又修得结实,叛军第一次攻打陈仓被李傕郭汜击退。
没过多久,叛军又卷土重来了——如果不把陈仓拿下,叛军便没法大规模东进。
但第二次,王国的叛军很明显有围点打援的意图——叛军大部队包围了陈仓,但却没有全面攻城。
这就搞得董卓既不能进又不能撤。
如果率军去解围,那就是两万打六万——皇甫嵩肯定是不会支援的。
如果撤了,那就相当于放弃李傕郭汜,也放弃了董家族人刚刚安顿下来的郿县,而且物资恐怕没法完全转移,郿县没那么多民夫可用。
其实整个右扶风都没多少人可用,这地方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庶民了,常能见到百里无人烟的景象。
这可不是叛军干的,叛军受阻于陈仓,根本没能进入到右扶风东部。
这是去年皇甫嵩和盖勋搞出来的坚壁清野。
董卓出兵之前,皇甫嵩认为兵力不足,难以正面击破凉州叛军,就和京兆尹盖勋商量,收缩防线坚壁清野,同时招兵买马,待敌缺粮自退时再出兵追击。
这个策略本身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如果真有那么强的组织能力,把陇西、安定等郡的人口和物资全都迁到长安附近,确实能逼得叛军无处补给。
于是从去年开始直到现在,皇甫嵩没有向叛军派出过一兵一卒。
一年多时间里,皇甫嵩一直在招兵买马、转移人口、征召民夫、征调钱粮军需……连陈仓第一次被攻击时都没去救援。
叛军攻打陇西的时候,皇甫嵩在北地与安定“坚壁清野”,“筹措军需”,顺便练兵。
叛军攻入右扶风西部,包围陈仓的时候,皇甫嵩在右扶风“坚壁清野”,比如槐里、美阳、杜阳等县,都被清了一遍。
而盖勋则在长安招兵买马,从强行转移或征调至长安的人里边拉壮丁,使得目前皇甫嵩有了将近两万的兵马。
坚壁清野的目的或许也算是达到了,但问题是,这就相当于叛军劫掠了陇西和右扶风西部,皇甫嵩劫掠了安定、北地以及右扶风东部。
很难说谁抢得更狠,反正关中大量田地荒芜,几乎看不到庶民,只有各家豪族的土地依然有人耕种。
这坚壁清野,实际上是把庶民黔首全都清成了三辅豪族的家奴,光是长安县就多了二十万隐户。
皇甫嵩和盖勋也因此得到了各豪族的支持。
由于很难在三辅获取像样的补充,为了保障民夫和后勤供应,董卓在这几个月里也派兵到处掳掠……“征调”了些民夫和粮草,但这也使得董卓和皇甫嵩等人的关系越加紧张。
——不是因为什么正邪善恶,而是因为两边抢业务……准确的说是三个势力在抢同样的业务。
整个关西,除了京兆和左冯翊(ping yi),其它地方可以说基本已经完全凋敝,大量难民纷纷逃亡至汉中或蜀地,亦或是荆州西部。
目前,叛军已经在陈仓外围攻了八十天。
“大人,那皇甫老贼又拒绝了增援陈仓之令,说是时机未到不可轻举妄动。”
牛辅在向董卓回报。
“李傕郭汜还坚持得住吗?”
董卓现在嘴上都已经起泡了,原本可以与刘备分庭抗礼各取所需,可现在刘备把天子弄去了临淄,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独揽大权,自己却被陷在西州……
“昨日派了人远远看过,守备还算严谨,想来是无碍的。”
牛辅回道:“皇甫嵩便是以此为由,说叛军士气正旺不该强攻,陈仓易守,必能击退叛军,说是要等叛军撤围时再行追击。”
“……天知道他是想追击叛军还是追击吾军……皇甫嵩对这天下有没有异心不一定,但对吾等却必有杀心啊……”
董卓眉头紧锁着,手下意识的拍着鼓鼓的肚皮,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有些松弛的胖脸,随着他的拍打不断抖动着。
“大人……我在雒阳收编何进部曲时曾得遇一人,此人或可解大人之忧。”
牛辅突然在此时推荐起人来。
“何人?除非是贾文和……唉,可贾文和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董卓还是对贾诩念念不忘。
“此人是史道人门徒,擅道法,且有卜算之能……每占必中,大人不妨一试……”
牛辅是个极其迷信的人,哪怕是会见宾客,也会先让相师为人相面,看对方是否与自己阴阳相合,再占卜吉凶,然后才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