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廖金会小组办公室总监职务,免去其他工业企业办公室兼职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神情一震,期待已久的李学武的第一把火看样子是要烧了?
不对啊,是不是早就开始烧了?
所有人都在猜测,都在嘀咕,他们实在搞不懂李学武做事的套路。
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李学武会从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个空架子入手。
可从2月 。
谁都能看得出来,李学武以后要以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管理集团在辽东的各个工业企业,也是以这个身份对这些企业下达命令。
名不正,言不顺,李学武要以集团领导的身份管理辽东各企业不合适,以冶金厂管委会总监的身份更不合适。
但以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向这些工业企业下达命令最合适不过。
你不听命令?那他领导的身份就有用了,这一招来的光明正大,威力无穷。
不过想来李学武做事就是这个风格。
只看那两位杨副总监从京城回来乖乖地做事,不敢再冒头,就能看得出来李学武的手段有多么的高明。
光明正大你都玩不过我,还想跟我玩阴的?
身份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要着手定规矩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这样看来李学武安排廖金会筹备编写未来三年的工作实施方案就像个笑话。
因为这个方案一定是针对整个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的,一定是要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发布的,可廖金会现在不是这个小组的办公室总监了,他发个屁。
现在最尴尬的就是廖金会,领导给的任务不能不完成,可也知道领导根本就没指着他能完成,好像故意在耍他玩一样。
可他能去质问李学武吗?
就在 ,小组办公室的其他人也被免职,清除一空。
这真是个笑话,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干活的人都没有了,这通报是哪来的?
2月 :
任命张兢为集团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监职务,任命张恩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总监职务。
另附小组工作人员名单。
齐了,大家看笑话的空架子填满了。
随同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报在冶金厂一起下达的还有冶金厂组织处的组织人事通报:
免去张兢红星钢城冶金厂办公室副总监职务。
任命孙佳为红星钢城冶金厂办公室副总监职务。
一免一任,直接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冶金厂管委办的组织架构给改变了。
李学武接连两天的大动作让冶金厂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眼缭乱,忐忑莫名。
他们虽然不至于像廖金会那般面如死灰,但也没什么好笑脸。
李学武终究是要动刀子了,还是逼着廖金会在前面跑,掀开他们脖子上的布帘,好让李学武的刀子砍过来更准一些。
有心人已经研究起了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办公室人员名单。
总监张兢就不用说了,董文学到钢城的第一任秘书,妥妥是李学武的自己人。
副总监张恩远就更不用说了,李学武现任秘书,兼职副总监是为了更好地传达领导的指示,以及配合好张兢的工作。
办公室的成员有刘垚、上官琪、赵宏图、张素秋、许宁、周佩兰、李慕亲、王珉、周令华、马宝森。
刘垚的名字并不陌生,这是集团科技研究院车辆工程研究所的负责人。
顺着这条线再看其他人也就对得上号了:
上官琪,科技研究院飞行器研究所工程师、无人机项目的负责人。
赵宏图,科技研究院船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师、营城船舶技术科主管。
张素秋,科技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工程师,钢城电子主管技术的副总监。
许宁,能源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学武此前在保卫处的同事。
这些有名有号的自然能从报纸上,或者单位单位联系簿上翻找出来,那其他人呢?
除了马宝森这个混进队伍的奇怪名字以外,周佩兰、李慕亲、王珉、周令华又是谁?
“领导您好,我是周佩兰。”一个竖着双马尾的姑娘爽利地自我介绍道:“华清英文系毕业,在集团管委办、对外办、贸易管理中心工作过,现在向您报到。”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名带着圆框眼睛的男青年接茬儿做了自我介绍。
“领导您好,我是李慕亲,钢铁学院机械系毕业,在集团设计处、研究院工作过,现在向您报到。”
“领导您好,我是王珉,华清工程系毕业,在集团工程处、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过,现在向您报到。”
“领导您好,我是周令华,华清机电系毕业,在集团科技研究院、钢城电子工作过,现在向您报到。”
一连四个人都做了自我介绍,站在最末尾的马宝森看了看师父,又看了看张兢总监,不知道该不该跟着做介绍。
可集体的惯性是力大无穷的,他都没想好要不要跟着队形走,嘴已经自动跟了上去。
“领导您好,我是马宝森,钢城三中毕业,在……”
这话他只说了一半,是师父瞪了他一眼,张兢总监别过头去好像是要笑?
再看同他站在一起的其他四个年轻人望过来的诧异目光,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刚刚都说了些什么啊——
好好的队形到他这里乱了!
许是怕领导责怪,张恩远又舍不得徒弟遭训斥,主动解释道:“马宝森在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瞧瞧,到底是好师父啊,勤务、打杂、跑腿的换个词一形容就高大上了。
就连周佩兰等人望向马宝森的目光都正常了许多,一个团队哪能没有后勤呢。
这么说吧,办公室里的热水谁打?文件谁来分发?资料谁来归置……
他们四个来自各个专业,被集团召集回京开会,副领导卜清芳亲自找他们谈话,他们这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没错,能被副秘书选中委派至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听从李学武的安排和指示,已经工作两年时间的他们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从京城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他们心怀激荡,是要跟着李学武做出一番事业的。
李学武是集团年轻人的榜样,是青年扛旗手,他们何其荣幸能有这个机会。
所以站在李学武的办公室里就连自我介绍都带着激昂的语调,对于混进队伍里的勤务人员他们看着都觉得很亲切。
这是未来团队里的一员啊!
年轻人组建团队就是这一点好,还没形成排挤的心态,一心向上,不歧视任何队友,更能积极合作,互相帮助。
李学武要用年轻人,可也不会太依仗他们,他早就想好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成员,就是技术层面的主要力量。
刘垚、上官琪等人能给他提供技术层面的判断和意见,周佩兰、李慕亲四人能充分理解他的指示,有针对地执行任务。
至于说马宝森……他的工作也很重要,李学武并没有怪罪张恩远夹带私货。
是人就会有私心,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