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办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还要了解世界贸易格局的走向。
二孩儿负责的津门回收站除了要完成这些特殊任务,还要打造扎根津门的经销业务。
就像是乌城丁万秋等人做的那样。
开天辟地。
——
唉,说起来都是眼泪。
丁万秋带着三个老六来到边疆以后就觉得被李学武坑惨了。
肖建军是在边疆待过一段时间,但不是这个边疆。
中国还是太大了,幅员辽阔,边疆众多。
倒是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以往瞧不起的知识这会儿派上用场了。
他那初中毕业,高中没念完的文化,成了这里文凭最高的那一个。
丁万秋最开始都喊他秀才,给他臊的呀——
最后给丁万秋跪下了,求着对方才算是没再喊了。
大春,一个生于白山,长于黑水间的东北汉子,从小跟在张万河的屁股后头长大的,跟吉城的大强子是发小。
你就瞧瞧他跟的这俩人吧,一个在吉城当混子,一个在港城当混子。
所以,大春现在乌城当混子。
肖建军有文化,管着财务账,大春没文化,只能跑业务。
边疆的气候算是让他长了见识,去的那年 。
当然,大春不觉得自己傻,至少不是最傻的那一个。
要说最耿直,最傻的,还得属赵老五。
嘶——
咋说呢,这个人啊,连丁万秋着急了都得喊五爷,又轴又憨。
每周一封信,每月一报告,乌城这边屁大点事儿都要说给京城那边。
你要说监视,无所谓。
大家伙远在边疆,家里信不过,有这么个玩意大家也认了。
但是你别啥都往上写啊,丁万秋找女人、肖建军找女人、大春找女人……
四个大老爷们在乌城干事业,真要是不找女人,那家里真要慌了。
再一个,在京收信的不是李学武,是特么于丽啊!
现在好了,整个回收站系统都知道了,乌城那边三个孙子每周都要找女人。
李学武特别问了父亲,安排于丽从京城采购了好些补药打包邮寄了过去。
附信一封,四个大字,注意肾体。
哎呀,这给丁万秋三人臊的啊——
倒不是别的,这仨人都要脸啊。
丁万秋在吉城时带教西琳,自诩老大哥,四五十岁的人了,老正经了。
肖建军二十不到的小伙子,还没成家呢,在系统里算是文化高的,早被钢城人事处来信表扬,要着重培养的。
结果呢?
能力有限,青春无限。
最后就是大春了,连在吉城的大强子都知道这点事了,你说山上知不知道?
什么?山高路远?
没关系,好兄弟大强子不辞辛苦地在村里帮他宣扬了这个消息。
嗯,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大春出息了,都知道在外面找女人了。
也不知道是被李学武的中药包臊的,还是被家里的来信臊的,这几人也算奋发图强吧。
当然是干工作,还能干赵老五啊?
边疆办事处的主任是许宁,得了李学武的消息,几人也没拿许宁当外人。
许宁为了在边疆更好地工作,对他们也颇为照顾。
办事处做不了业务,或者没办法经手的业务,都交给了回收站。
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货物经过回收站的调转,便有了名目和条件。
天山草原很大,有太多的机遇可供他们发挥。
从老客那里接来的宅子,成了回收站的办公地点。
这里可比钢城和吉城奢华多了,黑市商人要做生意,都会来这边谈判。
谈妥了,货物往办事处的仓库一送,这边收到消息直接领钱了。
京城沈国栋掌握的供销体系,其中有很多货物都是这么来的。
装上火车的土特产不全是红星厂贸易管理中心的,也有各地回收站的。
大宗的贸易之下,回收站的贸易被很好地掩饰了下来。
从去年开始,接二连三的投资逐渐回本,资金被李学武调往了东北。
钢城、吉城、奉城、冰城,李学武要做大布局,执行人便是老彪子和西琳。
——
吉城的业务同样分两个部分。
一个是常规业务,就是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下属的办事处经销业务。
这部分被西琳交给了大强子来负责。
无非是供销存三种管理关系,这已经做熟了的,大强子就蹲在市场里,很有水平。
另一个则是木材业务,也就是与吉城林业合作的项目。
木材以火车皮为运输手段,从吉城到津门,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一监所黄干间接影响到的茶淀农场组装家具做的火爆,对木材的需要特别热切。
而组装家具又是回收站经销给津门贸易管理中心的主打产品。
几方的合作已经形成了闭环。
吉城回收站负责人西琳与钢城的老彪子配合默契。
钢城向奉城发力,吉城则向冰城渗透。
钢城做的很成熟的城市内供销系统,在吉城这边经由大强子的努力也做到了。
面上的关系是由李学武的二叔带着西琳运营开的。
合规合据,公对公经销运营,财务和业务手续都有办事处背书。
所以,这大半年来,吉城的发展反而是最快的。
要论工业基础,工业规模,吉城并不输奉城,这里的发展潜力更为深厚。
从钢城工业区发出来的电器、汽车、五金等等商品,都是由回收站作为经销单位进一步推广和销售的。
同样的,一些商品也从回收站这里流入到了市场上。
钢城老彪子在负责的马车夫计划,西琳也在做。
未来的渤海湾需要更多的车夫,也需要更多的车夫赚钱买船。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小白这周回来吗?”
张海阳是跟着李援朝一起来的俱乐部。
自上次听周小白在这里讲课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他倒是没闲着,也没有把自己囿于追求爱情的幻想上。
有个好出身的他,在李援朝的帮助和指导下,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小班子。
就是大院里玩的好的那些人,大家都是发小,从小一块堆儿长起来的。
他算是这些人的孩子头儿,说话有那么几分力度。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拉着大家一起赚钱,这些发小也没有个不愿意的。
当然了,你要说这样的机遇摆在眼前,谁都想挣那五十块钱一吨的,为啥偏偏要跟着张海阳一起干啊?
可不是那么回事啊,活海鲜供应链体系从来没有说请谁帮忙推销。
更没有说销售一吨给五十块钱!
能听到消息的,不代表能拿到这些资源,供应链的业务不是谁都能做的。
李援朝能接到这业务,是因为他在俱乐部,是青年汇的会员。
在这个基础上,每个月销售二三十吨,这才有了周小白的承认。
轻易的来一个,周小白就要联系一个,那她就不是周总了,成周业务了。
李学武教给她的,抓大放小,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也不是所有的钱都要省。
似是李援朝这样的,可以给他更多的权限,支持他组建自己的销售班底。
再看张海阳,凭借着周小白给的机会,以及李援朝的扶持,才算拿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