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管理者们熟悉每一个条例背后相关意义的,是一套道德责任教育。
前世工业管理工作岗位在西方,大公司所开出来的薪酬,至少是东亚的四倍甚至八倍。
宣冲过去认为:发展制造业,就必须选取理工科考试中最拔尖的那一批人当领导,因为这帮人“思维缜密”。
和这些学霸们同堂竞技后,宣冲就知晓,他们做试卷过程中,极少有疏漏;而一个学渣连考试卷上的诸多要素都把握不住,来到工厂领导位置上,就能掌握诸多要素了?
现汉的科举内容,细细来看,除了涉及到物理化学这些传统理工科项目,还涉及到刑律,医疗这些方面。这些也都是工人团队在生产中产生顾虑时,需要解决问题的专业领域。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汉的科举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比宣冲前世的理工科目还要卷。
现汉儒家士大夫们或许在前沿工业科技敏锐度上比不上宣冲前世的理工精英,但是在大企业管理上,绝对是要胜过前世那些“风口上起飞的猪”。
而前世东方“理工科”选材体系,将西方那些通过“献金”拿到金融学位的富二代继承者们,所掌握的原本有先发技术优势的产业公司,给冲崩掉了。
这个时空线上,“先发技术优势”是在现汉手里。除中以外的蛮夷们是被压得欲仙欲死。
…现汉内最难进的圈子…
宣冲规划未来自己路线,毫无疑问,自己现在价值最高的身份,就是东图世子。
宣冲:作为东图王的儿子,现在这个身份能够让自己成为海军高级军官,能够调动不少高级资源。但想要进一步有所作为,就不要抱着这个身份不松手!
南洋也有很多藩王,这些藩王都搞过工业化!结果一地鸡毛(历史上英国批评沙俄时期的农奴工厂,说这种工厂中大量无效劳动是可以避免的。这大概就是,宣冲在网络时代,看到那些非洲国家工人磨洋工干活的笑话。)
藩王们毫无疑问都砸了大量真金白银,但最终还都是依靠现汉朝廷派来的秀才们,做原材料产业,才能在工业化浪潮下混一口饭吃。
南洋的这些藩王们,什么招都用过。例如七十年年前,前吕宋的藩王试图买通豪杰们,将举人拐过来,结果几年后这位藩王被削藩了。
颠陆东蜀在五十年前一直是派遣盗匪,掳走高中现汉科举人才;不断发生的大案,促成了两国之间矛盾激化,发展到现在要大战的级别。
但举人和进士其实是被神话了。真正厉害的是科举这个体系。让大量的读书人形成了一个以进士,举人为中心的组织。
这个组织内,秀才,童生和举人们在某些“管理”“科学”的基础常识上是标准化认知。而工业化是标准化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百万人在某些思想概念上是统一的。
宣冲:领主贵族子弟们没有经过系统化教育锻打,不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且将自己的特立独行当作“个性优势”。然而掌握工业化,就必须要契合群体思维。
宣冲秉持“工业化是绝对正确”,所以跳开文理之争。甭管工业化掌握在哪个圈子手里,自己必须进入工业化圈子。
在珠广城内,诸多人眼里,宣冲作为宗室子弟,虽被戏谑“闲的没事干,去染指文曲星”。但依旧是在啃着书本,并没有进城享受“佛娑国女子”的风味。
宣冲:就算自己考不上,多认识几个读书好的同学,未来给自家东图安排炼油产业时,也是能多找一些关系。
…舰船返航…
两个月后,舰船返航。在钱塘市舶司内,宣冲对举人出身的船政官僚作揖。
宣冲自称小子,介绍自己“旧舰改造”的方案时,优先介绍了成本;当下这艘轻巡所需的改造资金是四万银元(全舰造价是六十万银元)。
随后阐述效果:磁层改造后,前方炮塔和后方尾部的磁层厚度降到三米,其密度提高四倍。现在在外部观测,只剩下中间舰体留有破绽。
最后是感谢评审官百忙之际前来考核。
而这位船舶司王主官戴上眼镜,登上战舰,让舰队展开改造模块。开始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