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无耻之徒

或许是因为维多利亚经受过罗伯特·卡利警官纪念仪式的考验,她昨天在肯辛顿宫的整场继位演讲钟表现的无比流畅、自然,济济一堂的绅士们对于新女王的表现目瞪口呆,许多人在听到她用清脆的嗓音,如此沉着冷静地发表演讲后,都深受触动。期间几位前来观礼的夫人甚至当场热泪盈眶,就连那些平时最挑剔的保王党人都认可了维多利亚身为女王的初次演出。

向来毒舌的枢密院书记官查尔斯·格雷维尔直言:“她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前所未有,对于她的仪态和举止的齐声赞颂和夸奖也是前无古人的,当然,这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她的表现非同凡响,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最好期待。而她的年轻和无经验,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无知,反倒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们对她的强烈兴趣。”

而格雷维尔的这种称赞似乎没有人有任何异议。

高等托利派的代表、前海军大臣克罗克也承认:“她就像我认识的所有年轻小姐一样有趣又端庄。”

至于不列颠的战争英雄,原本还对维多利亚抱有疑虑的威灵顿公爵,也在这场演讲后立刻表达了他对小女王的支持态度:“女王陛下不仅仅稳稳的坐在王位上,她的气场也充满了整个房间,她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对她感到心悦诚服。”

而辉格党一侧,同样好评如潮。

辉格党议员、知名作家托马斯·克里维自从参加完演讲后,几乎一整个下午都在和朋友们滔滔不绝地谈论维多利亚:“我们亲爱的小女王从每个方面来看都完美无瑕。”

而内务大臣约翰·罗素勋爵也对新王不吝赞美:“对于在场的男人来说,她只是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幼年女王’。但她用最简单质朴的表现,引起了所有人毫不吝惜的称赞。”

诚然,维多利亚的初次登场堪称完美,但是她能激起这么多的赞美之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康罗伊前段时间持续不断的对她的诋毁。

毕竟昨天在场的大部分绅士,或多或少都听到了康罗伊释放的,关于维多利亚精神不正常的流言。

虽然这些谣言未必能迷惑这帮在英国政坛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但还是难免让他们放低了对于维多利亚的心理预期,再加上她本就只是个十八岁的小姑娘,所以大伙儿在来到肯辛顿宫之前,几乎一致认为,只要维多利亚不要在台上当场情绪崩溃、大声哭闹什么的,那就算是合格了。

因此,当他们看到女王不止举止得体、演讲流畅,甚至还展现出了一定的君主威仪时,难免会感到欣喜。

而这种上层社会的一致好评,很快就传导到了中等阶层,并进而影响到了下层阶级。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国家仿佛都陷入了对她的热恋。

在今天来到苏格兰场上班之前,亚瑟还特意让车夫绕道舰队街,就如同他预料的那样,虽然天才蒙蒙亮,但舰队街依然是一派灯火通明的景象。亚瑟去了《观察者》周刊的编辑部小坐,结果发现这帮精神亢奋的编辑正打算将这股具有传染性的热潮命名为“女王狂热”(reginamania)。

而《伦敦费加罗报》则正在对一幅马上就要发表的漫画进行精修,漫画的内容并不复杂,主人公是新继位的维多利亚和英国的拟人化形象头戴高帽、足蹬长靴、手持雨伞的约翰牛,漫画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如果小女王要求,约翰牛甚至愿意把耳朵割下来。

不过最令公众对维多利亚刮目相看的地方,还是在于她对待阿德莱德王后和威廉四世私生子的态度。维多利亚不止让阿德莱德搬进白金汉宫居住,并且还对她的私生表亲、威廉四世的私生子家族菲茨克拉伦斯一家人倍加照顾。先前她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一直不让她接触这家人,但维多利亚在继位后仍然对他们很关心,并承诺将会继续保障他们的生活。

而这样的“女王狂热”并不仅仅体现在英国社会,甚至就连昨天在肯辛顿宫观礼的美国公使夫人萨莉·史蒂文森也在给她身在弗吉尼亚的姐妹们的信中写道:“每个人都疯狂地对年轻的女王表示效忠……在所有的社交圈子里,人们无一不在讨论她的美貌、智慧、亲切和沉着。有一千条趣闻轶事讲述了她的善良和那场出色的演讲,而她正是凭借那场演讲征服了所有人和一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