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少司徒,朕有惑

第 少司徒,朕有惑

得益于吕宋多年使用宝钞,南洋已经普遍接受了用宝钞作为一般等价物,去衡量货物价值,至少宝钞比贝壳、石头要强多了。

陛下的信誉,连反贼都要竖起大拇指,南洋的夷人更不必多说。

广州府电白港的船只吞吐量,一点都不弱于松江府,只要不是台风天,遮天蔽日的船帆,在港口日夜忙碌,四季不息。

“松江府有点欺人太甚了,之前每年就六百万贯,松江府自己就要吃下两百万贯,顺天府留一百五十万贯,应天府留一百万贯,浙江还要拿走一百万贯,福州、广州分剩下的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够干什么?连塞牙缝都不够!”侯于赵说起了黄金宝钞的流动,松江府倚仗自己的经济地位,根本不给别人剩一口,全都被松江府给吃了。

京师才 ,钱就是这样,总是流向不缺钱的地方。

浙江还田之后,经济活力很强,但白银流入不足,户部只好给浙江 。

广州府真的是渴太久太久了,这特别定向增发的 。

“而且陛下,最近松江府连吕宋的 ,为所欲为,摁着户部,让户部把宝钞给了松江府,现在松江府吃习惯了,连吕宋 。”侯于赵又告了松江府地面一状。

别看松江府地面官员,在大明皇帝面前表现的如同鹌鹑,任由陛下予取予夺,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事上这件事,可算是给松江府玩明白了。

他们在陛下面前一副嘴脸,在大臣们面前就完全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在大臣们眼里,松江府地面官员,那不是一般的嚣张。

松江府之所以能吃得下如此多的宝钞,完全是当年王谦仗着王崇古在朝,为了谋求自己的政绩,再加上松江府确实需要宝钞,张学颜百般无奈,最终答应了下来。

现在好了,王谦去吕宋做巡抚了,他的父亲已经逝世,轮到他受罪了!

,王谦彻底傻眼了,连宝钞都带不回来,吕宋要他个巡抚有甚用!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朱翊钧万万没料到,王谦还能被自己的回旋镖,以这样的方式击中。

“陛下,松江府地面吃相难看,给广州府分的宝钞太少了,广州府百无办法,才发了官票,再加上私票,才维持住了广州府的正常运作,再这么下去,广州府怕是要自己发行黄金宝钞了。”侯于赵提醒皇帝陛下,这 。

因为广州府已经在发钞了,票的泛滥,就是广州府在发钞,这是基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不是有谋逆之心。

可是时日一长,这就说不准了,虽然有南洋水师镇守,可这京师距离广州六千里路,随着地方完全掌控财权,会发生什么,不敢想象。

两广地面百姓认可宝钞,那些个走私贩子认可宝钞,连海外夷人都认可宝钞,当所有人挥舞着手里的宝钞,能够买到足够多的货物时,它跟黄金就没什么关系了。

侯于赵又以财相、少司徒的身份,谈了谈费利佩金债券三次崩溃的问题。

金债券,并不是完全基于费利佩的黄金有多少,而是作为货币存在。

当人们能够用金债券,在塞维利亚,这个新世界贸易之家,买到足够多的货物时,金债券的锚定物,就是多重锚定,费利佩个人的信誉、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超然地位、无穷无尽的货物。

而金债券的总崩溃,是英格兰人把整个大西洋贸易搅的一锅粥。

人们发现金债券不能买到足够多的货物,金债券的锚定物,就从多重锚定回到了费利佩手中的黄金,显然费利佩手里的黄金,是完全不够的。

这些观点,在王文定王国光的《宝钞锚定疏》里,就已经论述的非常清楚了,那是万历九年的一本奏疏。

“那就发吧。”朱翊钧最终被说服了,他叹了口气说道:“爱卿所言,朕其实仔细想过,大臣们有大臣们的考虑,朕也有朕的考虑,朕始终不愿意超发,是因为洪武宝钞的殷鉴在前,朕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国失大信,天下启疑,朕并无无太祖高皇帝之威望,一旦宝钞因为超发,再次崩溃,朕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万民?”

作为皇帝,作为宝钞的源头,他要对万民负责,他坚持的货币保守政策,是不希望往日重现,这是他肩扛日月、身系社稷的职责,受亿兆万民供养,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侯于赵猛地站了起来,手猛的高举,攥紧了拳头,大声的说道:“崩了,也就崩了!崩了,就说遮奢户私印!崩了,就把遮奢户崩了,抄了家兑现!崩了,就换版再印就是!”

朱翊钧十分惊讶的看着侯于赵,他还以为侯于赵和张学颜、王国光都是一样的保守派,没想到,侯于赵居然是极端激进派!

什么叫宝钞崩了就崩了,他侯于赵好大的胆子!

侯于赵激动的模样,差点引起纠仪官的反应,纠仪官看到侯于赵并不是要不自量力挑衅陛下,把刀收了回去。

陛下那魁梧的身形,能打十个侯于赵了。

“陛下,还是以费利佩的金债券为例,崩了又如何呢?只要费利佩还是日不落霸主,他的金债券就能崩溃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都能继续发下去!因为有无数的海外夷人的脑袋,撑起他的金债券!”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