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明香社,北国人(为盟主‘秋风细雨

老四回到了扬州府内,黄清德狠揍了老四一顿,但这是自己儿子,怎么也得保,死了人,就是刑名案子,为了摆平这事儿,黄清德给扬州知府送了一整套的翡翠器,才算是把这件事摁下了。

而黄清德死后的六子争财案,就是由这个老四开始的,具体而言,就是这个抢来的美妇人。

本来,六个儿子对黄清德分配家产,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老爷子人走了,余威尚在,再加上各掌柜也都支持遗嘱,事情闹不大。

结果美妇人对着老四一直吹枕边风,老四终于忍不住开始联络老二,和这些掌柜,造了老大的反。

老大拿的最多,但老大资质非常平庸,文不成武不就,做生意也做不明白,唯独一个,那就是性格很是宽厚,对各掌柜很尊重,名声和老爷子一样的好。

但老二资质就极好了,考中了举人不说,而且极其擅长做生意。

这老四找老二,正中老二下怀,本来老二还犹豫不决,觉得自己跟老大斗,赢的可能不大,毕竟各掌柜,都对老大颇为认可。

老四这一来,老二立刻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鼓噪,老爷子分配不均,这才闹起来。

这美妇人吹枕边风确实有用的很,因为老四鬼迷心窍、宠妾灭妻,这美妇人这等身份入了家门,本来连个妾室都混不上才对,但在十五年的时候,这美妇人已经是继室正妻身份了。

买凶杀人、输贿重判等等传统戏码自然是一个不少,斗到最后,家也斗散了,家业也都败了,六兄弟,除了老六在九江府读书外,其余无一幸免,全都死了,死于被自杀,死于流放的路上,死在了毒酒之下,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死法各不相同。

让人意外的是,这美妇人在家破人亡后,抱着襁褓里的孩子,跳了江,尸骨无存。

有人说美妇人是忍辱负重,为自己亡夫报仇;

有人说美妇人,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受不了粗茶淡饭;

有人说美妇人是心有愧疚,把黄家折腾没了,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

有人说是黄氏的旁系逼迫美妇人交出仅有的家财,要吃她的绝户,她受不了屈辱,感觉生无可恋。

美妇人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让她为何跳江自杀,成为了悬案。

“真的是一言难尽。”朱翊钧看完了杂报,连连摇头。

笔正已经竭尽全力搜索消息,想要把事情讲清楚,但最后,笔正也猜不到这美妇人为何跳江,虽然黄氏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剩下那点家产,还是能把孩子养大。

笔正也直言,就黄氏六子,没有这美妇人挑唆,也会斗起来。

老大平庸,分的最多,老二不服,就是没有挑拨离间,老二也会闹起来。

而黄氏如此快速的衰亡,和各铺掌柜有着极大的关系,各铺掌柜负责经营,东家要是不乱起来,他们也没什么机会,但黄氏六子兄弟阋墙,没工夫理会铺上的生意,各铺掌柜们的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

等到六子争完的时候,黄氏所有铺行,也都被这些掌柜给彻底掏空了。

最关键的是黄清德积累了一辈子的美名,也彻底被败光了,名利名利,有名就有利。

那三十六个盐义仓,不仅放驴打滚的高利贷、赌坊,还有采生折耳,就是把正常人变成残疾,然后四处乞讨,里面都是小孩,黄清德从黄大善人,变成了黄三害,其名声变化,让人唏嘘不已。

这可能不是黄清德建立义仓的本意,但最终义仓变成了这幅模样。

七月份的狂风暴雨,连晏清宫的瓦都吹跑了许多,粗壮的树木被风雨吹得拔地而起,甚至连松江府城都有点内涝,剧烈的台风一连来了三次,如此狂风骤雨,朱翊钧对烟雨江南有了彻头彻尾的了解。

八月份终于放晴了两天,再不出太阳,朱翊钧都觉得自己要发霉了。

梅雨时节,烟雨江南,生活在这里,确实就不只有美了,还有生活的不便。

朱翊钧反倒是对一月三次的台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去年整个夏天没怎么下大雨,结果这些雨都在秋天下了,秋收季节雨纷纷,农夫无法收获,收获无法晾晒,秋汛给大明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今年这雨,夏天下了,秋汛的可能会小很多,百姓也能安生几天。

八月,松江府开始庆祝万寿圣节,整个松江府都很热闹,皇帝也多次出现在晏清宫的城头上,与民同乐。

在八月六日这天,朱翊钧收到了两广巡抚刘继文的奏疏,刘继文回复了陛下心中的疑惑,郑主、阮主、莫主这些家伙,他们手里最大的倚仗,或者说筹码,是他们手里的大明人。

南阮北郑,郑主郑松的母亲是阮氏,双方有争斗也有合作,比如他们在如何对待安南国内的大明人,就有了共识。

几乎在同一时间,二人对安南所有的大明人进行了编民齐户,设立了一个叫明香社的衙门,进行管理。

而明香社就是这四大家族答应大明会勘,又直接爽约,而后攻击大明商船,不让大明商船靠港的底气所在。

这是他们手里最大的一张牌,大明还没有大举进攻,所以四大家族,还没打出这张牌。

朱翊钧的呼吸都凝重了几分,反复看了三四遍的奏疏,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