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说道:“陛下,姚理事和阎理事到了。”
“宣。”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金安。”姚光启和阎士选走进了御书房内,拱手见礼。
“坐坐坐,二位辛苦。”朱翊钧示意二人就坐,姚光启脸上那道疤,依旧十分的显眼,但并不丑陋,相反浑身正气。
姚光启和阎士选平级,都是正四品,但在环太商盟总理事会中,姚光启是主官,阎士选是佐贰,姚光启是阎士选的顶头上司,可阎士选那个克上的被动,从来没对姚光启发动过,或者说没有能发动成功。
姚光启这个大功德士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陛下,佩托总督把今年的应还贷款,全都还清了。”姚光启坐定后,说起了墨西哥总督府的佩托总督。
佩托总督欠着大明战争借款,利息高达24%,这么恐怖的利息压在头上,佩托对这个事儿,还是很上心的。
要不然,对他佩托本人、对墨西哥总督府而言,那真的是大明恩情还不完。
按照和大明的约定,一旦佩托总督实际掌控了三个银矿矿群的两个,那么大明就会认定佩托总督掌控了墨西哥的局势,战争状态结束,年利息会从24%降低到4%,所以佩托拿到了五桅过洋船后,就开始积极推动夺回矿群之事。
把今年应该还的钱,连本带利都还上,就是佩托在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
“申阁老对朕说,负债会把人变成奴隶,果不其然,佩托总督以前顶天就是个海盗头子,这压力上来了,也算是有模有样了起来。”朱翊钧感慨佩托的变化。
佩托从打扮、气质,再到行为方式,活脱脱的一股海盗味儿,但现在佩托终于有了点总督的样子,他开始积极收回矿群,甚至在墨西哥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他居然听从了建议,修了一条六十里的小运河,能够灌溉数十万亩的良田。
这背后当然有汉人在指点,佩托手下有个谋士,这个谋士是个汉人,名字叫张海田,是绍兴人,此人有个很有名的老师,长崎总督府总督徐渭。
徐渭算是师爷这个行当的祖师爷了,师出名门的张海田,到了墨西哥总督府,积极建言献策,倒是让佩托越来越像个总督。
“陛下,张海田是原长崎总督府的海防巡检,他去墨西哥,是受总督徐渭的命令去的。”姚光启说的非常郑重,张海田的确是给佩托总督做了谋士,但他还是大明在编的墩台远侯。
他去墨西哥,主要是为了收集情报。
至于垦荒开田、兴修水利、连村并寨、修桥补路、劝农桑之本、与大明商贾沟通往来、引入《简易方》、开设汉学馆这些,全都是捎带手做的。
张海田建议佩托总督在太阳城修一座天文台,用以观星,但其背后的目的,就是收集墨西哥的水文地理天象。
佩托不蠢,海上没有温情,蠢货活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可佩托还是认采纳了张海田的建议,修建了太阳城天文台。
和大明交恶的代价,佩托根本承受不起,墨西哥也承受不起,大明虽然远,可是金山国真的很近。
“佩托总督承诺,今年会有 。”阎士选补充了佩托委派理事,对大明的承诺,五十万银,真的不算少了,能修一个先帝皇陵,能有这个增长量,还是因为背靠大明。
佩托手里就半个矿群,容易打的都打了下来,剩下的全都是硬骨头,他要搞定这三个矿群,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佩托也算是有一点知恩图报。”朱翊钧点头,肯定了环太商盟理事会的工作成果,每年能保证三百万银左右的白银流入,就是佩托不还钱了,大明也一点不亏,他还的每一厘银,都算是大明赚的。
朱翊钧和姚光启、阎士选聊了很久关于环太商盟的情况,环太商盟最多的事儿,就是调节各种贸易纠纷,这些贸易纠纷里,其实大多数都是劫掠,赎回船只,大明《海洋贸易法》在快速完善之中。
劫掠行为是决不允许的,惩罚的措施,是三个总督府,联合金山水师对这些海寇进行清缴。
里面也有一些疑难案件需要处置。
吕宋总督府扣了智利总督府三条船,已经长达一年之久,智利理事要求放船并且赔偿损失,吕宋则坚持不肯放船,甚至要处决其中七名智利船员,因为这三条船上,有足足七千斤的阿片球。
如果是几斤的量,还能说是船员夹带私货,足足七千斤,可见是船只的集体行为。
这个案子,环太商盟所属的海洋法庭进行了审讯后,最终认定吕宋处置是正义的,引起了智利理事的强烈反对。
“这案子,王谦奏闻过,他做得对,敢在大明领海贩卖阿片,就是找死,为此大明甚至处决了数十名海防巡检,他们蛮夷到了大明的地界,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朱翊钧表明了他这个皇帝的态度。
船是海防巡检扣的,人是王谦主张要杀的。
这个判罚让智利方面十分的不满,认为环太商盟理事会失去了理事会中立立场,完全偏袒了明属总督府,而歧视他们这些海外夷人,才如此判罚。
姚光启是个狠人,根本就不惯着这个智利理事,把大明之前判罚的案例,全都甩在了这理事的脸上,告诉他,海洋贸易法就是这么规定。
商船走贩阿片,一斤处斩,五十斤连坐,吕宋总督府扣船、处斩涉事船员,都是遵守了海洋贸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