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礼法,善恶对错的标准

仅仅在松江府,刻印各种图书的书坊就有四百多家,这个数量正在减少,因为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印刷不够精美、图书质量差、错别字多、书籍不全的书坊,都会在竞争中落败。

高启愚作为礼部尚书是非常合格的,他调停了圣卡塔琳娜号的纠纷。

从双方描述和对质之后,虽然没有更加明确的证据,但事实已经基本清楚。

果阿总督府索要更多的税,尼德兰六条商船逃跑,果阿总督府追击捕获了四条,尼德兰人开始报复,劫持了圣卡塔琳娜号,杀死船员,在尼德兰本土贩卖了所有货物。

“尼德兰人必须做出赔偿,葡萄牙从头到尾都没有杀俘,如果尼德兰人没有杀俘,这件事葡萄牙是过错方,可是尼德兰杀死所有船员,就必须付出代价。”

高启愚将一本详细的账册摊到了葡萄牙特使保利诺和尼德兰使者浩特曼面前。

果阿总督府缴获的四条船和获得的船员赔偿金,大约价值五十万银,而被尼德兰人劫走的圣卡塔琳娜号货物也价值大约五十万银,如果事情只到这里,损失几乎一致。

但,尼德兰人的报复过头了。

“每名水手照价 ,同样,杀人者偿命,下令杀死这些船员的船长范·纳克,移交葡萄牙进行审判。”高启愚宣布了大明的初步裁定。

高启愚没有让所有刽子手们偿命,而是让船长偿命,理由也很简单,在船上,船长的地位,是绝对权威的,船长下令,船员就只能遵从。

大约有 ,不是在海战中,杀死了对方。

杀俘,就是错的。

“这并不公平。”浩特曼面色巨变,猛的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错了,错的离谱,大明人并不公正,居然做出了如此倾向于葡萄牙的裁决!

高启愚摆了摆手,示意浩特曼坐下,冷静冷静,不要被怒急攻心,被愤怒干扰了判断。

“这是第一次的调解,如果你不接受的话,可以在一年内补充证据,重新在首里府衙门进行提告,当然,如果你若是觉得大明故意对葡萄牙倾向性判决,不补充证据,最终的判决,可能对你们非常不利。”高启愚的话非常平静。

既然大明不公平,那浩特曼直接不理大明的判决,对判决结果不理不睬不就行了吗?

还真不行。

如果这么做,就不是得罪葡萄牙,而是得罪大明了,大明开海二十年了,以当下大明对整个世界海贸的影响力,得罪了大明,就永远别想吃海贸这碗饭了。

浩特曼面色复杂的坐下,他深呼吸了好几下,才调整了心情,仔细的看完了第一次调解的结果。

冷静之后,浩特曼也完全明白了,大明没有因为葡萄牙是藩属国就做出了倾斜,甚至这份判决非常的公正。

这也是保利诺见面就给了浩特曼两拳的原因。

哪怕是在泰西,在投降之后,索要赎金才是最普遍、最让人接受的做法,在大明杀俘不祥,在泰西也是不对的,这不是体面不体面的问题。

出海本就是搏命,船与船之间,水手与水手之间还要互害,是嫌风浪不够大,还是嫌瘟疫不够可怕?

高启愚看浩特曼面色变得平和,才继续说道:“事实上,在英格兰议会通过私掠许可证之前,船与船之间,要更加温和一些,甚至连船上的货物,都可以用折半的价格赎回。”

“我在前往泰西的时候,曾经听说过赎船的规矩。”

劫掠货物因为不好变卖,接受折价赎回,非常的普遍。

人们向往海洋,其实就只是喜欢岸边的大海而已,真的上了船,狂暴的风浪会撕碎所有对海洋的遐想。

高启愚坐船前往泰西的时候,遇到了连续七日的风暴,等到风暴结束后,船只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足足十几日的路程,若非船上引航员经验丰富,恐怕已经迷航。

船与船在辽阔的海面见到,并不是防范,而是一种很久没有遇到人的欣喜,在孤寂的航程中,遇到同类,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高启愚亲身感受过那种幸运和攀谈的欲望,甚至连夷人,高启愚都想和对方说两句,哪怕是听不懂,也愿意连比划带猜的交流。

在该死的英国佬介入海贸之后,一切都变了!

私掠许可证,让商船和海盗之间的界限完全模糊,彻底打破了所有的默契和过往的规则,最重要的是,打破了所有本就薄弱的信任。

“该死的英国佬!”浩特曼面色变了变,他终于意识到了不对的地方。

他是老船长了,甚至比安东尼奥这位国王的经验还要丰富,在海洋环境还没恶劣之前,水手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叫:杀人的人,一定会被杀死。

泰西人大部分都是教徒,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其逻辑大概就是犯下罪孽的人一定被审判。

但是到了私掠许可证颁布后,水手之间这句话变成了:不杀死别人,别人就会杀死你。

以至于现在,一条船上的人,都会彼此戒备,生怕被不知不觉中杀死,悄无声息的扔进海里。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