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用武力攻下开京城后,城内的混乱远比城墙崩塌更可怕。
任何时代都不乏舍生忘死之人,难保他们不会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思,在街巷里纵火。
无论是外城囤积的军粮,还是内城的宫库,亦或是民众仓存的粮食,一旦被火舌卷过,转眼就成焦土;
军器库的甲胄、箭矢等本可为大宋所用的兵甲军械,也会在混乱中被点燃,连带着运输粮草的牛车、马车,都可能被引燃成一片火海。
更要命的是“粮草自耗”的连锁反应。
宋军数十万大军,每日要消耗数万石粮食,要是全靠后方转运,那大宋的后勤压力将会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一旦遇到点意外,比如台风什么的,前方的宋军有可能就会断粮。届时别说继续平定高丽其他州郡,连驻守开京的人马都可能因缺粮而哗变,攻占高丽的全盘计划,眨眼就可能因缺粮而失败。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就地取粮。
而若是开京粮仓被烧毁,就等于断了“就地取粮”的根基。
财物的损失同样刺眼。高丽王朝二百多年积累的金银珠宝、绢帛绸缎,以及各州郡上缴的赋税、贡品,全集中在开京的宫城与府库中。
城破时,守军肯定会抢,溃兵也肯定会抢,甚至混乱中的平民也会趁火打劫,更别提火海中被烧毁的布匹、熔化的银锭。
这些财物本可以是大宋战后安抚高丽、供养驻军的“本钱”,以及赵俣发的战争财。
——烧一分,赵俣的收入就少一分,后续治理高丽的财力,可能也会跟着亏空。
而若是能完整地接收开京城,局面便截然不同。只要开京城中的守军放弃抵抗,宋军能第一时间控制宫库、粮仓与军器库:宫库里的粮草足够数十万大军吃上半年,连带着城内民仓的存粮,能直接省去后方三五个月的转运压力,要是后续治理得好,大宋甚至都不用给高丽提供粮草辎重了;府库里的金银,既能补充大宋的损失,也能用来奖赏宋军将士、稳定军心,还能用来赈济开京百姓、安抚民心。
总之,对封建王朝而言,都城从来不只是一座城,而是整个国家的“粮袋”与“钱袋”。而大宋要的从来都不只是打下高丽,而是占有高丽。烧了开京的粮草财物,等于得到了一个空壳子,数十万大军没了粮草,再强的武力也撑不住;唯有完整拿下开京的根基,才能让宋军真正在高丽站住脚,后续的治理、平定,也才有余地。
……
开京城中的高丽军民站在城墙上,对城外宋军的情况历历在目,又听说宋军有百万大军,他们眼中全都有惧怕之意,就连开京城中的高丽贵族也不例外。
这也就使得,不仅开京城中的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想投降,甚至就连开京城中的一些高丽贵族也动了投降的心思。
毕竟,荣华富贵再好,也抵不上活着重要。
要知道,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也就在这时,大宋终于姗姗派使臣进入开京城招降……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