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赵俣发的战争财

……

宋军围城,使得开京城被一层浓稠的恐慌包裹。

市井间再无往日喧嚣,唯有细碎却刺耳的传言在街巷里疯跑——“那李琳炮,一炮便可轰碎城墙,这都城多半守不住”、“贵族已悄悄换了便服,一旦不济,他们便会混进人群中逃命”、“大宋不杀平民、奴婢,还给平民、奴婢分田、分粮”,流言像带了毒的藤蔓,缠得军民人心惶惶,甚至是生出献城而降的心思。

高丽朝廷对此深以为患,担心开京城再被宋军围困后,民情突变,出现动乱。他们最怕的从不是城外的宋军,而是城中这道“人心防线”先垮——一旦围城日久,粮尽援绝,城中百姓怕是会先乱起来,到时候不用宋军攻城,他们就会从内部瓦解。

为安抚军民,稳定局势,金富轼等人以王楷的名义专门下诏:

“朕屡次遣使与大宋通好,使者交驰于道路。然而敌势不止,此皆缘将帅未能协心,望城中军民引以为戒。朕已召诸镇兵马入援,拱卫王室。在京军民,宜体会朕意,无为惊扰……”

可以说,时到今日,高丽城中的人还怀有一种侥幸和幻想的心理。

——他们所侥幸的是,凭借开京城坚固的防御,宋军打不进城;他们所幻想的是,他们派去跟大宋和谈的人能够和谈成功,然后高丽付出一些代价,宋军就会班师回国,就像当初已经兵临城下的辽军和金军一样。或者不久之后,高丽的勤王大军将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与宋军形成对峙,逼大宋跟高丽和谈。

说到底,开京城中的人,心里都揣着自欺欺人的念想,像溺水时攥着的两根稻草。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之下,王楷君臣放弃了最后逃跑的机会,并且下令,关闭开京城的所有城门,任何人都不准离开开京城,誓要与开京城共存亡!

……

而大宋方面,始终没有着急攻城,或者是跟高丽谈判,而是稳扎稳打的用高丽奴婢和高丽平民扩军,以及清扫开京的高丽残余势力,并且夺取汉江等天险、关隘、堡寨,同时,让刚经历了大战的宋军休整,并用表现得好的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补足战损的军队。

与此同时,休整好的宋军,以及扩建的高丽军,也慢慢集中在开京城下。

宋军在开京城的四壁分别设置若干军寨,将开京城四周围闭起来。宋军的军寨甚多,有大有小,不以数计。宋军又在郊野上公然举着旗帜,往来于各军寨之间。换而言之,宋军摆出来了疏阵。这就使得宋军的人马看起来有数十万之众。

而在宣传上,宋军一直自称自己是百万大军。

大宋这么虚张声势,是因为打不下开京城吗?

怎么可能。

三百门李琳炮对着一个地方轰。

肯定不用第二轮炮击,就一定能将开京城的城墙轰出一个缺口,哪怕开京城是高丽最坚固的城池。

到那时,宋军甚至都不用太打,都能让开京城中的军民丧失抵抗的意志。

说真的,以现在的情况,宋军攻下开京城,真不要太容易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