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大统四年秋,李爽带着属臣以及三千亲卫,自洛阳启程,回到了关中。
经历了大统二年的大旱,天灾影响下,到了如今,关中才缓了过来。
长安城外,李爽的长子李珩、苏绰以及长安一众官员、将领,乃至来到长安朝贡的一众可汗,都聚集在了长安的东门迎接。
远远望去,长安城还是一座土城,在李爽下令停止扩建工程,专心储备后,甚至一度陷入了衰退期。
与洛阳的奢华精致相比,长安处处都显得有些小家子气,无论规模、人口还是物资的充裕程度,都无法与之相比。
不过,长安也有着洛阳无法企及之处,那便是深埋在三秦大地深处关中子弟那无法磨灭的热血与战意。
曾经的老秦人、汉时的六郡良家子,如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那般的壮志豪情,在五胡乱华的烽烟之中,被胡骑践踏至尘埃,如今,隐藏在历史深处那股金与火淬炼出来的热血与战意随着再度被唤醒,在天灾的磨炼下,砥砺越新,注定要爆发出应有的光芒。
“参见大王!”
火红的羽骑排列在两旁,在尚武的关中,没有洛阳朝堂之上那股勾心斗角。所有士兵的眼中,看着三辰旗旁秦王大纛下那位壮勇的秦王,目光之中都透露出一股由内而外的憧憬。
这里的规则很简单,王便是位于所有募兵、府兵、藩兵的统帅,他们直接的效忠者。
“都起来吧!”
李爽下了马,看着自己的长子李珩,问道:
“为父不在时,你的课业如何?”
李珩继承了母亲秀美的容貌,唇红齿白,年纪轻轻,在一群武人之中,已颇有威仪。
“父王,儿臣的课业并未拉下,可待父王考校。”
“你小子,还挺得意,有你哭的时候。”
李爽又问道:
“你的阿弟阿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