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大丈夫当如是也!”
说完,李元忠便掏出了酒壶,要给李爽倒酒。
“老哥,都说了……”
李元忠手中的动作没有停,拿着盛满了酒的葫芦盖递到了李爽面前。
“这酒,你必须要喝。”
李爽见此,也就喝了。
李元忠又倒了一杯酒,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递给李爽,而是道:
“兄弟,我是酒鬼,酒上面的事情你瞒不了我。你不但能喝酒,还是海量。”
李爽听了,倒是也没有否认,而是看向了李元忠。
这位胡子拉碴的酒鬼长着一张糊涂的脸,可却比谁都清醒。
“我族中那些子弟啊,都读书读的都有些傻了,都这个时候了,他们还担心朝廷。”
河北是北魏的基本盘。
洛阳朝廷的赋税,大半因此。
不过这基本盘并不牢靠。
当年平城因荒年缺粮,拓跋嗣想要从平城迁往河北,最终被崔浩劝阻了。
崔浩的理由很简单。
河北、山东汉人多,平城的鲜卑人少,一旦北魏迁都,河北之人知道了朝廷的虚实,便会轻视朝廷,生出祸乱。
这理由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清河崔氏出身的崔浩有没有私心就不好说了。
就算再怎么轻视,河北的邺城也总要比平城更适合当一国之首都。
关东的世家大族并不想要让鲜卑人的朝廷离自家的坞堡过于近了,倒可能是真的。
和平时期,朝廷需要与世家大族合作,收取税赋钱粮。
乱世之时,世家大族也可以凭借坞堡和当地的人脉,据守自保。
世家大族的能量并不只在洛阳,更生根在乡野之间。
反观鲜卑人,虽然也排列出了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同为甲姓,可因为人少,他们大都集中在了各州的城池之中,乡野之间就很少能够看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