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啥京察,不就是弱化的年终考核吗
一项制度能够延续百年,那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
就算是王安石和张居正那样的能臣,推行改革前也得反复斟酌,深思多年。
太子现在突然提出要改革京察制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就在张英暗自感慨的时候,乾熙帝也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难为人了!
太子虽然聪慧,但这么复杂的事情要他当场作答,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就在乾熙帝打算给太子一个台阶,让他“随便说说”的时候,沈叶却开口了!
这种事儿对于沈叶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京察,说白了,不就是年终考核嘛,不不不,比起年终考核,还弱化了不少,更宽容一些。
这种年终考核,沈叶年年参加,对于里面的弯弯绕,那可太清楚了。
他沉稳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京察制度,其实还可以再添加一些内容。”
“比如,可以设置一张互评表,把所有官员都列到这张表上,然后每个人按照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来评比……”
“……这样一来,堂官可以评自己的下属,下属们同样也能给堂官的工作做一个评价……”
“还有,儿臣觉得还可以适当的增加’个人谈话’环节,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之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而负责考核的人,必须对谈话内容予以保密。”
“还有,在一个部门之中,也可以让各级官员对部门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这个部门的堂官工作是不是合格……”
太子侃侃而谈,张英的脸色就是一变。
他觉得太子所说的这些办法,虽然新奇,却并非不可行。
只不过,这些办法执行下去,堂官的日子,可就有点不好过了。
不论谁来当堂官,都不可能不在乎下面的意见,这样就能避免一些堂官的独断专行。
而朝廷这边,也能通过更多的渠道,来知晓大部分朝臣的真实情况。
这些办法确实高明。
可是,这真的是太子刚刚想出来的吗?
张英有点懵,他虽然不敢相信,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乾熙帝刚刚才问的太子。
而太子也没多想,就直接给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