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鹊桥

或者说,大家更喜欢的那个名字,月球钢铁之龙,建设进度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截。

它现在能给飞行物提供更高的初始速度,包括中间的连接节点我们也更换了新的电磁材料,它会有更好的导电性。

所以今天,我们要干一件大事,在今年的月地窗口,进行一次飞船发射。

上次发射只是发射一个飞行器,无人的飞行器,重量很轻,和月球探测车差不多,就几十公斤而已。

我们只是做了一个技术上的可行性验证,确保这条路径可行,提供的推力足够,然后月球表面散热效果及格。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一艘最新设计的飞船,它采用了非常激进的设计,大家看我们官方微博放出来的设计图都能看出来。

它的形状有点类似圆锥,底座宽大而坚实,如同一个倒扣的浅盘,完美地贴合了电磁轨道的结构。

它的外形是纯粹的功能主义。

因为大家都知道,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也就意味着没有空气阻力,所以不需要考虑流线形。

我知道大家很喜欢流线型,觉得这样才酷,实际上宇宙中航行,这样的设计只有美学上的意义,还是人类所能感受的美学,外星人未必就能感受到。

它有宽大的底盘,有圆弧形的前端,我有看给我的评论,大家调侃这个形状放平,会很像ufo。

实际上这是为了在轨道上实现最佳的磁耦合和加速度应力分散,而圆弧形的前端则为未来返回地球时提供最佳的钝头体气动外形。”

林燃的直播间迅速涌入了上千万观众,他们来自不同的平台,弹幕拥挤地林燃没有回答网友们的提问,只顾着自说自话。

同时很多主播进行转播,他们会配上一些更酷炫的动画,类似什么月球南极沙克尔顿陨石坑的3d动画,上面用ai处理过的电磁轨道更具科幻感。

类似的直播间有很多,还有一些做出复古科幻效果的直播间,做一个转播。

但这些二路加起来都没有林燃的直播间人多。

哪怕网友们听不懂什么是磁耦合,什么是应力分散,什么是气动力外形,在专业主播那好歹会给你讲解两句,林燃只是在闷头说着自己想说的。

没办法,他就是这个时代华国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从各方面来说,都要远超同赛道的其他科技创业者。

林燃接着说道:“这次发射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完全依赖电磁轨道提供初始速度的载人飞船。

当然这次载的是同等比重的模型,不是真人。

如果这次发射顺利,下一次就是真人回来了。

飞船我们命名为鹊桥,和华国航天的鹊桥卫星撞名了。

不过问题不大,我和他们说了,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的鹊桥是指卫星,这不是重名。

因为它会做快速返程,随时有需要,只要在时间窗口内,它就能发射。

主要是电力,它的热盾也是用的月壤材料3d打印而来。

一次返回的成本几乎只有电力和折旧成本,低到可怕,我们内部估计,一艘鹊桥,完成一百次往返的话,它的单次往返成本只要 。

去的话由可回收火箭进行发射,回来则是靠电磁轨道。

全程自动导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