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四面楚歌

“此为朕之心腹大患,首要之威胁!”皇太极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声音如铁,断然下令,“明国欲毕其功于一役,朕,便在辽西与他一决生死!传朕旨意!命正黄旗、镶黄旗主力向广宁一线集结。”

“圣上英明!”众将领命。

在他们看来,面对士气粮饷兵力皆达顶峰的明军主力,唯有以大清最精锐的全部力量予以迎头痛击,方有一线胜机。

这是最艰难,但也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圣上,”宁完我上前一步躬身道,“西线固然紧要,可南线之毛文龙,亦不可不防。”

提及毛文龙,皇太极的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这条恶犬盘踞皮岛,多年来如附骨之疽,时时刻刻在大清的南翼撕咬骚扰。

另一份关于南线的军情报告被呈了上来。

“……毛文龙部近来活动愈发猖獗,其麾下小股部队,乘海船,效仿倭寇,频频袭扰我金州、复州沿岸。四月以来,已有村庄七座被焚,旗民百余人被掠杀。其贼首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甚至率船队沿鸭绿江口深入,袭我边境哨所,杀人放火,抢掠而去……”

“……更有甚者,其部众甚至敢在旅顺港左近登陆袭扰,虽被我守军击退,然其胆大妄为,可见一斑……”

情报显示,毛文龙今年的活动不仅比往年更频繁,而且似乎更有组织性,更有目的性。

皇太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他将西线和南线的情报联系在一起,一个清晰的战略图景浮现在脑海中。

“此乃牵制之策也!”他冷哼一声,“孙承宗欲在西线与朕决战,故而指使毛文龙在南线狂吠,意图分散我军兵力,使朕无法全力应对西线。此为明国惯用之伎俩,不足为奇。”

“故而……”他看向济尔哈朗和刚刚从征伐蒙古归来的阿敏,“朕命你二人,亲率镶蓝旗主力移驻镇江,加强南线防御。给朕死死看住毛文龙!他若敢大规模渡江,便聚而歼之!同时,再派使者警告朝鲜国王李倧,命其严守中立,若敢与毛文龙暗通款曲,勾结作乱,朕必效法征伐蒙古之例,令其国君为阶下之囚!”

“喳!”阿敏与济尔哈朗轰然应诺。

南线,在皇太极的战略棋盘上被清晰地定义为次要骚扰,以一个旗的兵力加强戒备。

处理完西、南两线,帐内的气氛稍稍缓和。

然而,还有最后一个方向的威胁如同遥远天边的乌云,虽不致命,却让人无法心安。

北线,曾经是后金予取予求的后园,是他们获取财富、人口和战略盟友的广阔天地。

但现在,情况变了。

“圣上,北边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近来与明国往来甚密……”范文程上前一步,轻声提醒道。

皇太极面色一沉。

明国那个小皇帝,居然学会了大金的招数——联姻。

“明廷非但赐予林丹汗大量金银、布匹,甚至还有铁器与火铳!林丹汗得此之助,如今气焰嚣张,已然重新整合了察哈尔八部,对我大清北境虎视眈眈。”

“不仅如此,”范文程继续道,“明国宣大总督满桂,亦非庸才。其麾下兵强马壮,训练有素。虽有我大清的盟友科尔沁等部落作为屏障,隔绝了明军与察哈尔部的直接联系,但长此以往,若让明国与蒙古诸部彻底连成一片,则我大清将陷入三面合围之势,后患无穷!”

殿内众将闻言,皆面露忧色。

这种被人用自己的招数反制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皇太极沉默了,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此刻国力疲敝,主力又要西调,他实在没有余力再去处理北方的威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