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两条绝路

第 两条绝路

五月初五,端阳。

江南无锡,太湖之滨,却不见一丝佳节应有的喧闹与晴暖。

天自拂晓起,便被一层厚重的铅云所笼罩,压得极低,仿佛一伸手便能触碰到那湿冷的云气。

辰时方过,蒙蒙的夏雨便如扯不断的蛛丝,斜斜地织了下来,落在烟波浩渺的太湖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细密的涟漪,旋即消散无踪。

风贴着水面吹来,带着湖心深处的凉意,吹透了人身上那层单薄的杭绸夏衫,直往骨子里钻。

“江南士林清议”的主会场便设在这湖畔的一座巨大的露天高台之上。

此台原是地方为祭祀水神所建,背靠浩渺太湖,面朝万顷碧波,视野开阔气势恢宏。

此刻,它却被改造成了一个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舞台。

台上旌旗半卷,被雨水打湿,有气无力地垂着。

台下,数千名从江南各地赶来的士子、乡绅与百姓,密密麻麻地围聚在雨中,撑着各式各样的油纸伞,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片长在泥地里的杂乱菌丛,议论之声嗡嗡不绝。

“听闻今日钱宗伯要为我等江南士人,向朝廷陈情呢!”

“何止陈情?听闻复社的张溥西、陈卧子几位先生,皆已备下万言书,要匡正圣听!”

“钱宗伯前番落水,又蒙圣恩,如今主持大议,当真是圣眷隆恩,谁曰不宜?”

在一片喧嚣声中,身着一身崭新七梁冠青色云雁补儒服的钱谦益在一众官吏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了高台。

他面色虽因旧病未愈而略显苍白,眼神中却闪烁着偏执的亢奋光芒。

他环顾四周,看着台下那一张张仰望他的脸,听着风中传来的那些混杂着敬畏与期待的议论,久违的掌控万人瞩目的豪情自胸中油然而生。

钱谦益稳步走到位于高台正中的主位前,那是一张铺着锦缎的紫檀木太师椅,他从容地理了理衣袍下摆,缓缓坐下,动作舒展而庄重,尽显昔日文坛领袖之风范。

他志得意满,甚至生出一丝荒谬的得意:纵使我曾沦为天下笑柄,可到头来,这江南士林的命运,不还是得由我钱牧斋来执掌乾坤?

台阶之下,两侧早已设好数百席位。

以张溥、陈子龙为首的复社骨干们,正襟危坐于左侧首席。

他们个个头戴方巾,身着儒衫,面容肃穆,眼神锐利。

在他们看来,今日此会,名为“清议”,实为“廷辩”。

他们早已准备好无数条理,要与钱谦益这软骨头当面对质,更要借此机会,向天子展现他们这一代士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铮铮铁骨。

群情在他们胸中激昂,只待一个爆发的契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