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去查查,这知州大人若是只贪了五十

第 去查查,这知州大人若是只贪了五十九两,那他就不必死

龙驾自宣府启程。

三千蒙古铁骑,皆是蒙古各个小部落百战余生的精锐,他们的眼神里没了来时的桀骜,只剩下对强者的敬畏。

再加上那两千名在陕西杀出来的京营新军,五千铁骑扈从一路旌旗猎猎,卷起的尘土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煞气。

车驾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入了直隶地界,仪仗的规模愈发煊赫,旌旗招展,甲光映日,沿途官吏早早便清空了道路,跪伏于道旁,山呼万岁。

朱由检坐在御辇之中,面沉如水。

他掀起车帘的一角,看到的只是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官道,以及远方田地里稀稀拉拉仿佛在卖力耕作的几个农人身影。

朱由检知道,这都是演给天子看的戏文。

真正的苦难被这庞大的仪仗队像一柄无形的巨帚,扫到了帘幕之后。

他的目光从窗外收回,眼神中的平静下是深不见底的冷意,他不能容忍自己像个被圈养的废物,只能看到臣子们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停车。”他淡淡地开口。

一李若琏立刻趋步上前,低声问道:“陛下?”

“车驾太显眼了,”朱由检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朕要亲自去看看,这天子脚下真正的光景。”

那指挥使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却未发一言,只是躬身听令。

“传朕口谕,”朱由检的决断快得不容置喙,“大队仪仗依原路继续前行,以为疑兵,不得停留。你,挑选几十名最精锐的校尉,换上常服,随朕走小路。”

半个时辰后,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毫不起眼的马队,悄然脱离了那条金碧辉煌的御道,拐进了一条尘土飞扬的乡间小径。

脱离了仪仗的庇护,那幅被官僚们精心粉饰过的太平画卷,被瞬间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

目之所及,尽是惨剧。

不同于陕西那种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绝望地狱,直隶的景象是另一番流动的悲苦。

官道旁,小路上,田埂间,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全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

他们麻木蹒跚地向着京师的方向挪动,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由绝望和饥饿组成的灰色长河。

朱由检勒住马缰,一名锦衣卫悄无声息地抓来一个稍有气力的流民,那人吓得魂飞魄散,浑身筛糠。

“从何处来?往何处去?”锦衣卫冷声问道。

“从……从河南来……家中颗粒无收,听说……听说天子脚下……能有口活命的吃食……”

朱由检默默地听着,看着那流民干裂的嘴唇和深陷的眼窝,又将目光投向那无尽的人潮。

他们是从更南边的山东、河南逃难而来,怀揣着对京畿之地最后也是最卑微的幻想。

朱由检的脸色在阴沉天光下看不出喜怒,但握着马缰的手,指节已然泛白。

流民们面黄肌瘦,眼神空洞,身上的衣服与其说是蔽体,不如说是一缕缕挂在骨架上的破布。

他们只是走着,麻木地向前走,仿佛路的尽头不是京师,而是黄泉。

没有大规模的人相食,那是秩序彻底崩坏后的景象,但在这里,更令人心寒的交易随处可见。

路边的一棵枯树下,一个男人跪在地上,身前插着一根草标,旁边坐着一个形容枯槁的妇人和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女孩。

女孩不懂发生了什么,正用小手去抓母亲干裂的嘴唇,妇人则像一尊石像,眼泪早已流干。

那男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只是低着头让路过的人看清他草标上用木炭歪歪扭扭写的几个字——“鬻妻,活二命”。

更远处有卖儿子的,有卖女儿的,价格从几斗米到一二两碎银不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