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新帝

而随着皇帝登基之后,又有数道告知天下的政令,正在传遍各县。

咸阳城的人们看着宫门张贴的告示,有人还在大声念诵着新帝旨意。

旨意听着有些生涩难懂,寻常人家还需要听人转述才能明白其中意思,大致意思其一:各郡设置劝农司正,教授劝导各地人们耕种。

其二:加大各县书舍建设,设立三川郡印书作坊,增加书籍刊印。

其三:减少各郡县兵员七成,皆返归乡里,参与农事劳作,恢复生产。

其四:各地军役依旧,军役只能去边关为期两年戍边。

其五:天下各县县吏可来咸阳禀奏县治。

……

这洋洋洒洒的旨意,大抵意思就是皇帝主持中原各地进行大开荒,增加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如果有人不会种田,那就县里派人教人种田。

再者减少各地的兵员,让壮劳力离开军中回乡回家去耕种去劳作,去造人口。

以后军役只能去边关,各地的县吏如有要事,可以绕开各自的郡,向丞相府或御史府上奏。

随后就是诸多任命了。

今天关中各县的县民都是尤为高兴的,当他们知道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有不少人朝着章台宫方向,躬身行礼,而后才离开咸阳。

很多都是人们自发的,向着章台宫行礼。

新帝登基了,其实关中人们的生活似乎也没有变化,除却对各郡兵马的调动,以及对天下各郡县的任命,对庶民则没有任何的旨意。

似乎新帝也在无声的告知天下庶民,就算是换了一个皇帝,你们依旧在自己的土地上种粮食,不用担忧将来,以后你们的生活还会是与现在一样,至少有这么几亩田,让一家人能够温饱。

对庶民,皇帝没有任何的旨意,而关中的人们对新帝敬意也是无声的。

张良走在回蜀中的路上,他在南山下的一个县府内用着饭,有啬夫急匆匆而来,对此地的县令道:“皇帝有旨意,让我们改名。”

“改名,改什么名?”

“皇帝诏命,命我们的南山改称终南山。”

“终南山……”张良自语了一句,吃罢一碗面与这里的县令道了一声谢,又背上行囊走向蜀中。

只是一路走,张良听到一道道有关皇帝的旨意,走入蜀中地界又听到了皇帝的另一个旨意,建设蜀中五尺道保持与西南联系,建设雅安。

雅安,雅安……皇帝希望那里是一片安宁之地,希望秦与羌人能够友好相处,如果可以希望秦人能够帮助羌人部落走向文明,让他们的人也读秦人书籍,说秦人的语言。

听到这个消息,张良倒想去雅安看看了。

秦,新帝登基元年,冬至后的新年一月,张良来到了雅安。

如今的雅安依旧很累,张良在这里见到了蜀中人们与羌人正在走动,他们用玉石与牦牛尾交换盐与粮食,或者是织物。

听说这种场面在陇西也有,会有羌人来到陇西用牦牛换取秦人的铜刀。

自秦献公灭狄戎以来,已过去一百七十多年,现在的皇帝希望生活在寒冷高原的羌人能够与秦人友好相处。

雅安的守备将军吕马童见到了张良。

“我要去关中陇西任职了。”

张良道:“这么多年不见,一见面你又要走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