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由来

“家父有个好友,是萧县令,现在就在关中为官。”

“什么时候去关中?”

刘肥回道:“不知道。”

“去关中读书?”

“嗯,刘肥要成为萧县令那样的人。”

“好啊。”

荆虽不知道萧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在孩子心中这个人该很重要。

看著那一篮子鸭蛋,以及自己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渭南人,此刻荆明白了这篮子鸭蛋的用意。

他道:“只要你能把书读好,將来我与你一起去关中。”

刘肥高兴地笑道:“好呀。”

说完,这孩子高兴地离开了学堂,他还不忘將门关上。

荆又想起了稂说过的话,这里的人们其实都是很朴实的,他们的心里所想也是最简单的。

刘肥此来多半是他父母授意,並且也是为了多一个选择。

泗水亭的亭长刘季怎会不知他这个夫子的来歷,並且將来自己也会回一趟关中。

稂还说过,与这里的相处要多听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的需要。

这对支教夫子这个工作而言,极其重要。

曾经在公子扶苏的书籍中,荆第一次见到了文明二字,所谓文明就要有城池与统治,首先要有语言,其次要有律法与文字。

如此才能算作一个文明,而我们所处的文明阶段还是一个刚从原始蒙昧走出来的阶段。

两条大河孕育出来的文明还是很脆弱的,想要这个文明强大就需要先强大每个人,才能强大其文明。

这是荆从公子扶苏的书中,得到了世界观。

第一次以更广袤的角度看待这个天下,这天下是当年六国合併而成,也是一个新文明。

而书同文,车同轨,便是这个文明走向一个新的阶段的过程。

这便是荆內心的使命感的来源,他要目睹这个文明的变化,看著人们的变化,想看看他们这代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模样。

因此,这个使命是漫长且艰难的。

有人说公子扶苏的学识来自诸子百家,其实这么说也对,但也不尽然,有些学识能让荆从另一个方向与角度看待这个天下。

翌日的课堂上,看著孩子们悉数到齐了。

荆將一张地图掛在墙上,而后看了看孩子们,目光在刘肥与刘盈两兄弟身上停留了片刻,而后向他们讲述这个天下的样子,以及丰邑以外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人。

孩子们听得认真,他们的目光也隨著夫子的讲述而动。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