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务实是一种风气

章邯神色依旧严肃,道:“我要看好粮食,战事越紧张粮食越重要,粮食坏了,战事也就坏了。”

叔孙通叹息道:“我看章郡守是想要去上郡了。”

“老师。”公子高快步跑来,“我是不是应该去看父皇?”

“上将军刚过世,章台宫依旧没有廷议?”

公子高摇头。

叔孙通想了片刻,又道:“等恢复廷议之后再去见,包括公子扶苏。”

公子高又道:“为何?”

“不合适。”

叔孙通只是简短回了一句。

公子高带着弟弟将闾回去了。

将闾问道:“兄,我们为何不能去见父皇。”

公子高回头看向走远的老师,“老师说了不合适。”

将闾还比公子高矮了一头,他挠着头问道:“为何要问老师呢?”

公子高拍了拍这个不太聪明的弟弟的后脑勺,耐心道:“上将军刚过世才几天,我们要是这个时候去见父皇,反而触怒了父皇或失礼,父皇会责怪。”

将闾又道:“可是……”

“对我们来说只是责怪,若牵连到老师,就是老师没教好我们,老师就……”

公子高正要说一个十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蒙武上将军过世,父皇正在悲痛中。

但看弟弟还一脸无知的模样,公子高道:“罢了,回去吧。”

高泉宫内,扶苏坐在鱼池边看着鱼。

公子高与将闾以及其他的弟弟妹妹都没有来宫里。

但叔孙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父皇还未从上将军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这个时候他们人虽然可以不来,但书信可以先送到。

弟弟妹妹的书信还都挺平常的,都是一些寻常事,以及他们近一年发生的事。

叔孙通在他的书信中还是有抱怨的,他依旧是一年十五斗粮食的要求收学子。

现在他有些懊恼,即便是一年收十五斗粮食也是亏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值最能吃的年纪,他们的肚子好像永远填不满,这些孩子只是在这里每天吃一顿。

可耐不住这些孩子吃得多,十五斗粮食,真不够这些孩子吃一年的。

叔孙通觉得他要再加五斗粮食,以后每年收二十斗。

二十斗粮食不是小数目,但扶苏觉得他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收取粮食,譬如说劳动。

至于是什么劳动,这个问题大可以交给叔孙通。

田安让人拉着一车车的竹简来,道:“公子都收拾好了。”

“都水长送来的文书都在这里了?”

“这是,这一年间从陇西送来的文书。”

又有内侍前来禀报,道:“公子,皇帝召见。”

少府令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与父皇东巡一年,现在回来了,堆在丞相府门前的竹简都快成山了。

那些文书并不都是少府的,还有其余九卿的。

但落在少府的事也不少,上将军离开人世了,尽管悲痛,但国事不能耽误。

这些天,张苍与程邈恐怕都快忙疯了。

走在前往章台宫的路上,扶苏多问了几句,原来是要与父皇一起再祭拜上将军。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