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欣早早就站在了渭河的桥边,目送着这支队伍远去。
看不到大军的影子后,司马欣才回到了他的住处。
司马欣住处就在县府内,县府后院有一间小屋,司马欣的夫人与孩子也住在这里。
只要站在县府外,其实仔细听,还能听到司马欣的夫人责骂孩子的话语声。
这位司马欣的夫人一直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因此她不论是对司马欣,还是对孩子都近乎有些刻薄。
坐在县府内的司马欣还在看着文书,有县吏来报,道:“县令,陈平来了。”
司马欣是有些瞧不上陈平其人的。
尤其是司马欣这样秦人古都出身的土生土长的老秦人官吏,他的心气其实是很高的。
能让司马欣真正服气且欣赏的人其实并不多。
司马欣的目光依旧看着文书,又道:“我不见客。”
“是。”
县吏又将门外求见的陈平赶走了。
看着陈平悻悻地离开,县吏也是无奈一笑,这并不是陈平第一次来。
县吏脚步匆匆又来回禀,道:“陈平走了。”
司马欣依旧看着文书,点了点头,又道:“秦人不好交游之风,陈平其人与齐鲁人士有来往,好交游,喜结交各路名士与官吏。”
县官弯着腰点着头。
司马欣见眼前这个县吏有些不明白,还不懂言外之意。
他一手提着笔,目光看向眼前的这个县吏。
对方注意到眼神,也是一个激灵。
司马欣看着他道:“以后不要与陈平这样的人走动。”
老秦人都是务实的,司马欣也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更喜欢自己的手下也是务实的。
所以,司马欣尤其看不上陈平这种不做实事,整日就喜各处交游,只会说大话的人,且好吃喝之辈。
司马欣又问道:“这个人是什么来历?”
见县令提着笔忽然发问,这县吏忙回道:“是武阳县人,来关中说是当个夫子,现在就在潼关教书。”
骨瘦如柴的司马欣,又眼窝深陷,有时不注意忽然一看,还挺吓人的。
“去忙吧。”
“是。”县吏应声,快步离开了。
手中的笔还未落下,司马欣想着还有些忧虑,公子喜看书,只要世人知道公子喜好,就算是有盗贼也会将藏书偷盗而来,交给公子扶苏。
敬业县,渭南郡的郡守章邯一如既往,总是亲自去田地里察看粮食的情况。
就差亲自住在田地里了,叔孙通站在他边上,又道:“公子回来了,关中的人心也稳定了。”
注意到章邯的目光,叔孙通又道:“皇帝也回来了,人心也就回来了。”
章邯弯下身,看着眼前的稻子仔细观察着,一边低声道:“今年,匈奴人几次进犯上郡。”
“都被蒙恬大将军打退了。”
叔孙通回应了一句。
“有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攻打上郡的匈奴人会越来越多,战事快来了,不是今年冬天就是明年秋后。”
叔孙通道:“你不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