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祖地的汉赋

吴彤道:“你看不上大汉文化?”

云策道:“大汉如今最被推崇的是汉赋,我给你念一首汉赋,你再从大汉人写的汉赋中挑选出一首,可以与之匹敌的,再告诉我大汉文化是如何的高妙。”

吴彤笑道:“梁稚子先生的汉赋天下无双,你且把祖地的汉赋念来,让我听听。”

云策在脑海中思量一下,开口道:“此赋名曰《洛神赋》。”

吴彤道:“作者何人?”

“魏国公子,曹植。”

“你且言之。”

云策坐直了身子,瞅着道路边的河水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对于这首《洛神赋》,云策对它的认知很深,第一次读的时候,里面好多生僻字都不认识,自然感受不到其中蕴含的美意。

第二次重新读的时候,只是跟那些华美的词章较劲,体会不到作者对美的向往。

第三次重读的时候,只觉得这篇汉赋空灵如飞鸟,想要伸手去捉,却总是捉不到。

第四次重读的时候,觉得美这个东西已经很具象化了,可是要说出来,总是说不出来。

第五次重读的时候,满篇都写满了遗憾,恨不能投身于洛水。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