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毁灭与新生
云策当初读懂《洛神赋》用时一年多,后来每多读一遍,就多一遍的感受。
吴彤这人也算是人中豪杰,听云策诵读了一遍《洛神赋》后,就能磕磕巴巴的复读下来,等马车走了十里地后,他已经能把《洛神赋》倒背如流了。
不过,距离真正理解《洛神赋》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不知道当年曹植写《洛神赋》的时候,是不是在做春梦,反正,等他写出来之后,一百个人就能读出一百种认知出来。
后面的路上,吴彤没提过大汉这边的诗赋,也没有继续在云策面前说那个梁稚子的汉赋天下第一的话了。
而是一直在咀嚼《洛神赋》中的意境美。
原本,云策还准备了骈文《滕王阁序》,以备吴彤不服,现在看来,没啥必要了,他连《洛神赋》这一关都过不了,就没必要再请动唐朝先贤了。
说真的,大汉一个依靠采集畜牧为生的世界,如果写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小调,云策是相信的,至于洪钟大吕一样的文章,说真的,那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大汉人。
因此,很久以来,云策对大汉的文化,除过历史之外,兴趣不大。
对大汉的文化没有多少认同,所以,对大汉就没有多少融入感,也就对大汉的人民亲近不起来。
这样的感触很符合大汉贵族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跟穷人就不是不是同一个物种,两者不能共情,自然对穷人的死活不是那么在意。
雷鸣到底还是建立了一个不到五千人的部族。
有了部族,自然就有了权力,有了阶级,尽管云策觉得自己不需要别人伺候,不知道啥时候起,在马车的周围始终站着八个侍女,她们没有坐车,就跟在马车旁边走。
“你不要,这五千人会很不安。”
吴彤把《洛神赋》抄录在一张长卷上,于是,就手不释卷,只是偶尔会从《洛神赋》里收回心神,随便给云策一点建议。
“你是说,我可以睡了她们?”
听云策话说的脏,吴彤担心污染了《洛神赋》就把长卷卷起来道:“你要是这样做了,他们会对你更加的忠心。”
“没有那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