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你是我的缪斯,新电影灵感出炉!(为R佬加更)
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热情洋溢的问候,与洋鬼子庄宸轩方才剑拔弩张的驱赶姿态形成了戏剧性的反差。
周围的华人留学生和游客们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和低笑声,不少人更是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颇具讽刺意味的一幕。
路宽面对馆长的热情,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捉摸不透的淡然,轻松的语气带着一丝调侃:
「很高兴再次见面尼尔,不过你的这位得力助手刚才正打算请我们离开呢。」他说话时姿态优雅,毫无愠怒,仿佛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趣事。
尼尔·麦克格瑞格脸上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但立刻被职业化的笑容所掩盖。
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文化外交家,深谙如何在这种场合下维持体面,他并没有立刻转头质问庄宸轩,而是用一种略带歉意但又不过分卑微的语气说道:
「看来有点小误会,所幸我来的很是时候。」他目光扫过庄宸轩,眼神中带着一丝提醒和制止的意味,但并未有严厉的斥责。
后者的学术背景和家族能量他自然知晓,也明白自己作为馆长,在公开场合需要维护下属和机构的尊严,尤其是在一群显然偏向路宽的游客面前,这帮英国老绅士们自然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更重要的是,尼尔·麦克格瑞格本人并非没有底气和靠山。
这位英国文化界的权力人士执掌大英博物馆八年,在国际文博界声望卓着、地位颇高,且已经确定将在今年11月随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访问华,参与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
并在这一次交流活动中,面对我方文化界人士提出的关于对英国几家馆藏文物中涉及圆明园劫掠的部分进行购买、返还,这位老馆长态度保守,只是宣称欢迎一起研究考察。
换句话说,请你们来帮大英博物馆修复一下吧!反正你们自己看着心疼,还不还的再议。
尼尔巧妙地将话题引开,诚挚邀请道:「这里人多口杂,实在不是谈话的地方。」
「请务必赏光到我的办公室坐一坐,按照我们英国的惯例现在正好可以喝一杯下午茶,我这里有不错的伯爵红茶。」
他的邀请既化解了眼前的尴尬,也符合礼节,更暗示着一种对等的、成年人之间的交流,而非单方面的赔罪。
以路老板的身份和气度当然不会跟庄宸轩当众一般见识,除了此前对他的大殖子言谈进行拨乱反正之外,没有丝毫理睬他的兴趣。
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这种人太多,别说骂了,杀都杀不过来,尤其是这些曾经同港英政府纠缠不清的「簪嘤之家」。
港英时期李家成的崛起,离不开当年从汇丰银行大班沈弼等英资洋行大班处获得的鼎力支持,从而得以蛇吞象般收购英资洋行和记黄埔,这背后很难说没有港英政府默许乃至推动的影子,意在扶持一批依附于殖民统治的「华人买办精英」作为治理抓手。
其商业版图的核心地产,更是与港英政府的土地政策息息相关。
而庄家作为李的妻族和早期重要支持者,其钟表生意乃至后续发展同样深度嵌入殖民地的商业网络。
在那个年代,要想获得专营牌照、稀缺土地、银行贷款乃至进出口配额,与港英政府及其背后的英资势力保持良好关系,几乎是唯一的捷径。他们的财富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权力结构下的产物,可被视为「殖民体系的既得利益者」。
换句话说,一个庄家的三代小杂鱼还不配让他动什幺肝火,就算你那位叫李黄瓜的「姑爷爷」亲自来又如何呢?
尼尔学者出身,刻意保持着风度亲自引领路宽夫妇以及随行的保镖阿飞穿过人群,向馆长办公室走去,留下朱利安·庄一个人僵在原地,在四面八方投来的复杂目光中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原本想藉机展示自己的权威和立场,却没想到在馆长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反而成了衬托路宽分量的背景板。
这人究竟是谁?
如果是一般的名人富豪不大可能叫尼尔有这番做派,文化人都是自视甚高的,中外皆是。
何况尼尔家族也是不是没有跟脚的泥腿子,在庄宸轩心里,就算这对夫妻有些家底,应该也不够尼尔如此礼遇吧?
毕竟刚刚的全过程除了化解尴尬外,他的这位老师只跟自己淡淡点了个头,有些刻意将他「束之高阁」的意思。
说是疏远不大可能,毕竟自己的身份背景摆在这里,光是他父亲和李黄瓜每年向牛津、剑桥等英国顶尖学府捐赠的巨额资金,就是不容忽视的份量;
但要说是保护吧……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反而更叫这位「簪嘤之家」的三代有些怔忡和不忿了。
他踏马的是港督啊?至于嘛!
……
「这办公室视野和格局,还真有点『港督府』的气派。」
路老板站在一排藏品柜前对妻子轻笑道,「我听说当年香江的港督府也是这般新古典主义的设计,巨大的拱窗、厚重的石砌立面,配上宽阔的柱廊。」
「就是摆我们中国的文物不用博古架有些违和,一看就是抢来的。」
「嘿嘿!」刘伊妃听出他话里的讽刺意味:「趁着老头给我们准备红茶说他坏话,是不是不大好?」
路宽无奈笑道:「暂时也只能嘴炮他们两句了,等铁蛋他们这一代有机会再拿回来罢。」
「二位请坐,来尝一尝英国的下午茶。」
老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刚刚借口去准备红茶,跟庄宸轩沟通了争议事况,这会儿重新换上一张英伦绅士的脸踱步进门,仿佛对眼前这位大艺术家的鹰派立场恍若未闻。
就像路老板奈何不了他一样,他也不想因为这些跟这位国际名人产生什幺冲突,毕竟这样一位国际导演和顶级富豪的影响力太大。
这些年全世界的文明古国和民间团体也曾组成过「N国联军」来讨要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前拉横幅抗议、在高校组织演讲集会等等,尼尔也是承担着一定压力的,谁愿意被指着鼻子骂强盗呢?
强盗本人更不愿意。
夫妻二人在舒适的皮质沙发落座,桌上摆着一套精致的银质茶具。
茶壶、糖罐、奶盅、滤网架一应俱全,擦得锃亮,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二位,很抱歉,我们的工作人员刚刚有些不当言行,我已经让他离开了。」
尼尔试图求同存异,将争议一笔带过,努力寻找共同语言:
「Crystal,我看过你在Mytube上的茶艺视频,中英两国都是对茶很痴迷的民族,我想我们还是能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他用热水温了温精致的骨瓷茶杯,然后将茶叶放入预热过的茶壶中注入滚烫的热水,用一个银质滤网过滤茶水代替了茶包,再将清澈红亮的茶汤倒入杯中。
整个动作优雅而熟练,充满了仪式感。
「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Fortnum & Mason的安妮女王混合红茶,」尼尔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介绍道,「这家老店自1707年就开始为皇室供应食品杂货,他们的茶叶拼配技艺堪称一绝。这款茶口感醇厚,带有淡淡的果香和一丝金盏花的色泽,非常适合下午饮用。」
「没想到馆长还看过我的视频,都停更好几年了。」刘伊妃心里了然他在试图扯开话题,面上只作不知:「这是我的荣幸,希望能让你爱上中国茶。」
老婆姿态优雅地唱红脸,带恶人老公自然要唱白脸,「尼尔,跟我们也讲一讲英国茶的历史,我很感兴趣。」
路老板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十分专注。
尼尔·麦克格瑞格心里暗骂狡猾,他岂能看不出路宽这是在「请君入瓮」?
对方明明对这段历史一清二楚,却偏要让他这位大英博物馆馆长亲口讲述那段与殖民贸易和帝国扩张密不可分的发家史。
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化外交官,他深知此刻只能实话实说,任何修饰或回避都只会显得欲盖弥彰,和自己大事化小的目的不符。
「茶叶最初传入英国,要归功于一位葡萄牙公主。1662年,凯萨琳嫁给我国国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不仅带来了中国的茶具,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茶叶本身。是她将饮茶的习惯引入宫廷,使其迅速在上流社会风靡起来。」
尼尔顿了顿,手中的动作不停:「从这个角度看,英国茶起源于中国,这是历史。」
「不过。」他话锋一转,「历史是历史,现代是现代,请二位尝一尝现代的英国茶。」
「按照我们传统的做法,」他微笑着将第一杯茶递给刘伊妃,「先倒茶,后加奶,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茶的浓淡和口感。糖请根据个人喜好添加。」
旁边的银质三层点心架上,摆放着小巧的司康饼、手指三明治和几样精致的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