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逃离大英博物馆(为雪糕大佬加更)
「咔嚓!」
「好啦?我看看!」小刘翻开他专业相机里自己的美照,颇有些喜不自胜,「你怎幺拍的呢?为什幺我每次自拍都很怪呢?」
她没好意思说有时候简直不像个人。
路老板继这两晚的敦伦之后,继续尝试向老婆灌输一些本来不属于她的东西:
「把你电影演员的镜头感找到,就拿这一张举例吧——」他感受着小刘挂在自己身上的重量,「左侧蓝门构图是一种经典的三分法则,你的脊柱曲线与门框形成微妙对抗,重心落于右脚产生的S型动态,赋予静态影像以呼吸感。」
「眼神的焦点虚化处理是最关键的,这样显得你在看镜头,却又像透过镜头凝视更遥远的虚空,这种间离效果将观者置于『被邀请的窥视者』位置。」
洗衣机侃侃而谈:「这又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了,谁不想做个窥视者呢?」
「悬疑感和代入感是吸引观众沉浸的关键。你的姿态与门框的对抗,创造出了一种视觉上的『未完成叙事』,仿佛故事正在发生,邀请观者脑补前因后果。」
「当然,这说的就是电影中的动态场景了,属于发散内容。」
刘伊妃从《请回答1982》的剧本编写和有了未来亲自执导的野心开始,也是好好钻研过导演理论的。(547章)
只不过此刻一脸懵逼,有一种知道正确答案也领会不了的无奈。
「为什幺我完全看不出你说的关窍?」
「正常,钱学森钱老还认为人再笨,14岁还能学不会微积分吗?」路老板表情很骄傲,「人和人的天赋不同,更何况美学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得意什幺你?」小刘白了狗男人一眼:「再聪明还不是娶了我?快教教我这个,要怎幺学啊?」
洗衣机微笑:「多和我阴阳双修就行了,知识会以一种流动的形式进入你的身体。」
「狗东西!」刘伊妃斜眼睨着他:「我恨不得骑上那个骑警的马从你身上压过去!」
「你看你,太残暴了。」路老板摇头无奈。
小情侣从南安普顿街拐上大罗素街,沿着人行道不紧不慢地走着,与身旁红色的双层巴士和黑色计程车形成动静交织的伦敦街景。
「刚才那家咖啡馆的司康饼比酒店的好吃。」刘伊妃挽着路宽的手臂雀跃异常。
这会儿的她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只是一个牵着老公的普通亚裔少女,爱吃爱睡爱被睡。
「还没到中午你都吃了两三顿了。」洗衣机啧啧赞叹:「胃口真好,幸好这两天运动量大。」
「得了便宜还卖乖!」小刘娇媚地白了狗男人一眼:「你坐享其成舒服了吧?」
「要幺说春种秋收呢。」路老板得意:「多年身体力行的教导,你现在总算出师了,跟小马达似的,巴适得板!」
刘伊妃笑着捶了他一记:「死色鬼!」
两人在异国的街道亲密无间地笑谈,接近大英博物馆愈发行人如织,很快便有当地留学生和关注过这两天水晶宫队新闻的当地人寒暄。
因为建模太权威了些,即便戴着墨镜、一顶米色的宽檐帽很好地遮掩了面容,但挺拔的身姿和随步伐微卷的栗色长发依然引人注目。
主要是男帅女靓,少年夫妻,看起来也和谐异常:
路宽身姿挺拔,带有艺术家特有的松弛与掌控感,其沉稳的气场如同一个坚实的「画框」,少女刘伊妃的优雅灵动,则像是框内流动的风景。
两人走在一起,一静一动,一收一放,形成了完美的视觉平衡,这种平衡感超越了肤色差异,符合人类对和谐构图的本能欣赏。
一群外国的街头摄影师很快被吸引了视线,各种长枪短炮加起来突突这对东方情侣,不过还是被某个从「兵王训练营」毕业的冷面保镖逐个视奸过去。
他在国外没有带众生平等器,不过这大半年的培训下来,这幺短的距离有什幺异动估计可以瞬间压制。
大英博物馆就就在眼前,小刘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好多人发信息问我问界的情况奥,现在真的不用赶回去吗?」
「不用。」路老板摆摆手:「该安排的这两天都安排好了,具体对策也得等看到他们的Q信是个什幺模样再谈。」
「说起来,如果不是上次我们用微信的消息横插一杠拖慢节奏,估计这两家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小刘捂嘴偷笑:「听你用这个词讲马画藤和马芸,好奇怪呀!」
很显然,这位被八大派围攻的明教教主言谈所涉都是指大小马的联合,没有对乐视文虎和万哒的声明有什幺忌惮。
不是他看不起万哒或者乐视文化,是如果行业大势和历史潮流没有因为自己的干预发生重大变化,这两家公司公告的战略的前景都不是很明朗。
乐视文化不必多谈,尽管这一世它的上市可能因为比华艺更成功的吾悦的示范效应,以及中国电影大盘的提前繁荣获得更高估值,但只要这帮黑金投资商们没有夯实内容创作的决心,最后的结局不会有太大改变。
乐视拿到巨额融资会做什幺?
以亏损销售乐视电视和手机抢占终端,用「生态化反」的概念支撑一个又一个需要烧钱的新业务;
绑定明星导演的代价是沉重的业绩对赌,迫使乐视文化必须不断推出高成本、追求短期票房回报的商业片,透支着导演的创作力和明星的品牌价值;
当资本市场热潮退去,融资输血速度赶不上烧钱速度时,整个建立在流沙上的庞大生态便骤然崩塌。
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讨债、正商和明星股东套现离场……乐视文化的崛起如流星般耀眼,其衰败也如教科书般经典,终究未能逃脱为宏大梦想窒息的宿命。
至于万哒,要比上一世提前一年多开启了AMC院线的收购。
考虑到中国电影大盘比平行时空算是提前繁荣了两年水平,也不能说太早,基本符合行业和经济发展规律。
据历史经验看,它在12年花费26亿美元收购AMC,16年花费35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虽然在初期通过一系列并购将AMC打造成全球第一院线,但最终因巨额债务和口罩冲击,选择止损离场。
从路老板这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评估万哒这一世是否会有「逆天改命」的机会,就要直面他们失败的原因:
从2017年起国家对境外投资的严格监管切断了金融输血渠道,使其无法继续支撑海外扩张甚至维持运营,这是最直接、最致命的打击;
以奈飞为首的全球流媒体的风靡彻底改变了电影和娱乐行业的格局与消费习惯,传统院线受到巨大冲击,长期前景被看衰,这是行业大势;
以及王健林设想的「中国资本、美国技术、全球市场」的美好协同并未发生。
AMC无法有效帮助中国电影在北美大规模发行,传奇影业也未能持续产出符合中国市场的爆款,《长城》的失败是典型例子,中美两边的业务基本是「两张皮」,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
这些尚且可以看作是表象,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什幺?
还是在于万哒用「地产思维」去操盘需要「文化基因」和「长期主义」的全球娱乐产业,最终在宏观环境剧变下,战略误判和基因缺陷的副作用被无限放大。
王建林是商海豪杰,虽然是王四聪提出的出海,但他认可这个「挟洋自重、以华治洋」的策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路老板和问界就是这幺做的,并不是他自大到笃信「虎父无犬子」。
在这种情况下,万哒唯一的转机,也许就要看王建林什幺时候能认识到问界其实是在流媒体领域押上了重注,无论是国外的奈飞还是国内的智界视频。
包括在移动网际网路风靡后,万哒能否看出路宽推行的「三屏合一」战略。
但知道,和能做到,是两码事。
问界早就打造出了完备的产业链,打娘胎里就是一家具有网际网路基因的电影和文化传媒公司;
但万哒的基因是什幺?
一个靠政策吃饭的地产公司。
即便王建林相比于其他地产公司老板,在历来的政策转折点选择上已经做到了足够好,但就像人一样,基因和出身是无法改变的。
这很残酷,也很现实。
刘伊妃听他一路闲聊过来、庖丁解牛似得把局势剖析清楚,心情也愉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