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竞爭本无可厚非,但若將技术情怀异化为商战工具,恐让真正关心企业改革的人寒心。
《楠方商业周刊》——《从全產业链垄断到舆论操控:问界的拿破崙式扩张》:
问界自詡“电影產业革新者”,却在八年內构建起从製片到票务的封闭帝国,其“全產业链+流量变现”模式已引发业內其他企业的集体警惕。
本次针对连想混改的举报,恰印证了业界担忧,即当一家企业同时掌控內容生產、渠道分发和舆论阵地时,是否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据本刊统计,问界系媒体近两月阿里对连想“贸工技”路线的批判文章激增300%,而同期对其自身股权封闭性的討论却被刻意淡化。
这种选择性维权的背后,暴露的正是问界试图重构行业规则的野心。
《楠方企业家》——《柳会长的『企业家精神』与路宽的『流量游戏』》
在7月初的企业家论坛上,柳会长强调“產业报国需要久久为功”,这番讲话如今看来颇具预见性。
对比连想三十年来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合规经营,问界近年通过產业垄断、粉丝经济等短期手段快速扩张的模式值得警惕。
据行业数据显示,此前问界的票务资金池规模已超8亿,却仍持续通过预售道具等金融化操作透支消费者信任。
当老牌企业坚守实业底线时,某些新贵却沉迷於“烧钱、垄断、变现”的资本游戏,这种价值观差异或许才是本次风波的本质。
一只狗叫了,一村子的狗都围了过来。
楠方旗下媒体几乎是倾巢出动,利用它们线下纸媒的绝对优势地位发表评论。
顺带此前一直被打压的公智们也谨慎应和,鲜有不怕死的敢大声叫唤两句,大多还是阴惻惻地含沙射影。
本就已经因为大麦网和问界票务吵了一个月的网友们更加躁动了。
不得不说,楠方在处理这种舆论危机和对攻上还是专业的。
这样的节奏一带,话题迅速被从“连想股改”扯到了“连想问界撕逼”。
倪院士和张研究员说的话、发的火固然触目惊心,但我为什么要做正面回復?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老会长一方的主要策略,就是直接把幕后的问界和路宽给揪出来,这就是你在攛掇!
网友们都是盲从的、愚蠢的、喜欢看热闹的,又有几个人能对连想的前世今生、股权的隱秘事宜真正地感兴趣呢?
由此,就可以把全社会对背后真相的探求,转移到问界和连想的撕逼大战中来。
等於把《大明王朝 》的视角转化到《一起来看流星雨》,研究复杂的国资、股权之哪里有看戏吃瓜有意思啊?
网络上的沸沸扬扬,几乎要把今天“北平奥运会开幕式一周年”的风头抢尽。
下午三点,路宽刚刚看完两个小崽子,和老婆躡手躡脚地回到书房。
刘伊妃倒是对这番舆论大战很感兴趣,包括问界和他的影迷粉丝们憋了这两个月,好不容易看到点儿反制的影子,哪能不趋之如騖?
至於说问界和连想谁在扮演正面角色,对於这些拥躉而言不是太过重要,爽就完了!
但现在才爽到一半,就被楠方打断了施法,叫人有些不上不下。
天气燥热,路老板午后有些疲乏地靠在沙发上:“你说我现在出去讲,倪院士和张研究员根本不是我找的他们,而是他们找的我,会不会有人信?”
“哈哈,不可能!”刘伊妃给丈夫泡了壶茶,有些好笑道:“连我都不信,你想想其他人吧,你就是大坏蛋一个。”
洗衣机长嘆:“这帮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小刘见他一副不要脸的样子,语带戏謔:“得了吧你,你给他们准备的好玩意儿可比这两位厉害得多呢。”
“不过他们还是有办法的,这么一搞也没多人真正去关心事实真相了,都衝著看你们打架来了。”
路宽笑道:“这在传媒学里是典型的『议题转移』和『框架重构』。”
“就是通过將公眾注意力从股权转让的合规性这种专业性、复杂性议题,强行转向企业间的“撕逼大战”这样的娱乐化、情绪化议题。”
“本质是用低门槛的衝突敘事,覆盖高门槛的制度討论。”
前公关公司老板如是说。
刘伊妃好奇:“那框架重构呢?”
“类似的,连想混改属於公共治理框架,问界作为幕后黑手报復连想属於商业竞爭框架,並且利用了阴谋论的传播优势。”
阴谋论的受眾太广,后世的营销號、小红薯、逼乎走的都是这种路子,简直是喜闻乐见。
而对於连想的混改真相,別说是 ,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具体数字和往事?
墙倒我推一下就是了,没那閒工夫去刨根问底。
“那巧了,现在你又把他们的议题再次转移回来了。”刘伊妃笑著点开智界视频的首页,几个系列视频赫然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属於第一档的推送了。
与此同时,天涯、虎扑、豆瓣、微博、心浪等网际网路舆论阵地,均通过不同方式展现著和系列视频有关的话题,或是提供可直接跳转的连结。
在 、媒体,关注此事的领导、业界同仁,以及老会长,点开了名为《老胡不胡说》的大型系列连续剧。
此老胡,赫然便是已经达成默契的“ ”、“东亚最强80”后称號的创立者、《环球时报》时任总编辑——
胡锡近。
老会长忙著亲自串联上下、內外,连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这会儿因为血较低,在女儿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点开了《老胡不胡说》第一集,一张叫他无端生厌的脸出现在屏幕中。
胡锡近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內搭浅灰色衬衫,领带系得一丝不苟,坐在一张復古红木书桌前。
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正播放著泛黄的老照片——
。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微微前倾,嘴角带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犀利如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揭开某个惊天秘密。
“各位观眾朋友,欢迎收看《老胡不胡说》系列解密节目,第一个系列要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有关日前被议论颇多的连想混改,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吧。”
“我们將以事实为依据、法律规章为准绳,以故事解密的方式娓娓道来,为您深度剖析这场闹剧的前世今生。”
“好,下面请跟隨我的脚步,一起走进 ……”
老会长盯著屏幕,略有些蜡黄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他乾瘪的手指紧紧攥著座椅扶手,青筋暴起,眼睛死死盯著画面中胡锡近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面前的午饭热气升腾,却已经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视频里,胡锡近正用他那特有的、带著几分戏謔却又一本正经的语调讲述著事情原委。
倪广南、张杰们愤怒的控诉,经过问界影视编剧部门的改编、补结合天映画专业团队的动画和特效製作,以及老胡低沉生动的敘述,最终以一种大型商战解密故事片的形式,呈现在观眾眼中。
见鬼,这是拿了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电影奖项的嫡系编剧、剪辑等製作团队啊!
全中国还有比这个团队更会製作商业片的么?
只是现在被路宽用到了给吃瓜群眾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逼格已经不可谓不高了。
老胡自己踏马的几辈子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当问界在半个月之前向他拋来橄欖枝,老胡真正走近问界大厦去录製节目,触及到这艘文化航母的一角时,穿越者掌控的舆论资源,是他根本无法拒绝的。
上一世被如何戏称叼飞盘暂且不论,现在他已经像早前的卓韦一样被暗暗收编,成为了 “司马夹头plus”。
胡锡近本身在这个时代的口碑也不算差。
他在 《环球》总编开始,用四年时间將该刊带回了百万级销量的行列,只在楠方等报业集团之下。
於是老会长眼中的他,正在以“说书人”的风格主持,结合歷史档案、当事人採访、动画演绎、情景再现等手法,將连想的股权变迁、技术路线之爭、商业博弈等复杂议题,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商业谍战剧”。
每集结尾留悬念,引导观眾“追更”。
总时长半小时的第一集快要结束,老会长不算太落伍,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被称为“弹幕”的东西,只觉得眼前发黑,头皮发麻。
“臥槽!原来连想的『技工贸』路线是被他硬生生掐死的?倪广南太惨了!”
“ %的股权也就这么贱卖了?”
“老胡牛逼!这节目比《大明王朝 》还刺激,连想版严嵩是吧?那柳琴不就是小阁婊?”
老会长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这些弹幕里夹杂著大量他从未在主流媒体上见过的尖锐质疑,甚至有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却被胡锡近用档案、动画和採访还原得清清楚楚。
更让他心惊的是,弹幕的舆论风向几乎一边倒:
没有人关心“问界是不是幕后黑手”,所有人都在討论“这一次到底流失了多少资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正如刘伊妃所说,议题又被公关公司老板巧妙地“转移了”。
你不是用“低门槛的衝突敘事,覆盖高门槛的制度討论”吗?
我就把制度討论的高门槛降低,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是以全球顶尖的电影团队製作的节目为媒介;
以百万级发行量的《环球时报》总编的敘述做桥樑;
以註册用户在1.8亿左右的国內最大视频网站以及微博作为舆论集散地。
符合这些全部反制配套和舆论对攻实力的,纵观东大也只有问界满足条件,这仍然是多年“篳路蓝缕”的產业积累,练就的內功。
伴隨著標誌性的“因此,老胡认为……”,第一集进入尾声。
十秒不到,自动播放的下一集已经开始,当“胡说八道”的那张脸再次映入眼帘,柳琴终於忍受不住,操作滑鼠叉掉了界面。
“爸,饭都凉了。”
“爸!”
“去门口守著。”老会长语气平淡,並没有上午的勃然大怒,枝般的手指拉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
键盘上的数字已经磨得发亮,老人颤抖著按下快捷键,通讯录里只存著几个没有备註的號码。
柳琴面色焦急却不敢再多说,静静地站在门边。
电话接通,但老会长的声音谦卑、低沉得几乎叫她听不见。
她眼中从小到大都颇为崇拜的父亲正站在窗边,夕阳將老人佝僂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的影子像一株即將倾倒的老树。
这一刻她的心里驀然浮现出一个老艄公的形象,那位年轻首富所预言的“惯会在小舢板上搞合纵连横”,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明明已经团结了国內外所有能团结的力量了,为什么还是有失道寡助的跡象呢?
——
,鸟巢国家体育馆。
解说贺伟的声音在无数电视机前响起:“观眾朋友们,欢迎来到鸟巢!今晚,义大利超级盃即將在这里上演巔峰对决,国际米兰对阵拉齐奥!”
“现在两位走进场內准备开球的嘉宾,分別是北平奥组委刘领导和总导演路宽先生,他们正和两队的球员、教练握手致意。”
身边的刘建宏捧哏:“我们看到,路宽导演和国米主教练穆里尼奥握手时还笑谈了几句,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语言。”
贺伟道:“应该是英语,路导是文艺界人士中著名的球迷,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出现在球场的照片哈。”
他玩笑道:“也许路导会有以后去欧洲买一家俱乐部经营的打算,现在就算提前面试主教练了。”
“哈哈,如果五大联赛有一位中国老板,想必这支球队也会成为nba的火箭。”
两人閒聊了一阵,贺伟回归正题:
“一年前的今天,路宽导演带领团队以天才般的艺术想像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恢弘气度,而今晚,他站在绿茵场上,以足球的激情续写另一种跨越文化的共鸣。”
场上一声哨响,“好,观眾朋友们,这里是装垫儿台,您正在收看的的是……”
屏幕上的路宽消失了,他和刘领导出现在了后台的vip观赛室內。
潘秘书轻轻带上门出去,没有走远,阿飞也站在门口,隨侍左右。
刘领导先嘮起了家常:“小刘身体恢復得不错吧?两个小傢伙也很好吧?”
“都好,小崽子们也很好,能吃能拉。”路宽聊起孩子一脸笑意,“这做了爸爸才知道,家里有孩子是真不想出远门吶。”
“这个月再回来,明显又长大了许多,感觉是一天一个模样。”
“哈哈哈,孩子催人老啊。”刘领导笑道:“搁以前谁能想得到,你这个大艺术家还是个孩子奴呢?”
路宽坦然道:“人生在世几十载光阴,功名利禄转头空,有时候还是这些人间烟火、血脉相连更牵肠掛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