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围堵

“所以,只论眼下局势,那位鄂州刺史崔绍的做法还是比较谨慎的。在敌我双量极端劣势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凭坚固守,不能算错。”

经王进这么一解释,眾將才恍然,赵怀安也赞同点头,对眾人道:

“老王所言老成,大家以后都是要独当一面的,这打仗要活,不能拘泥,不可不察。”

眾保义將纷纷唱喏。

那边赵怀安便文让张龟年继续讲述军报內容。

在张龟年隨后的讲述中,眾人又对鄂州的局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武昌军坚壁清野全部收束在鄂州城內后,直接就使得江北重邑汉阳空虚了。

汉阳在唐时一直就是一个小聚落,和鄂州城根本不能相提並论,但在军事防御上,汉阳却早早就展现了它的价值。

因为汉阳比邻汉水的入江口,与南岸的鄂州城隔江相望,是控制江汉水路的关键据点。

尤其是安史之乱时期,叛军威胁江淮,两京又失陷,所以当时大量的物资都是从江淮沿著长江往上游运输,最后就在汉阳这个地方逆著汉水將物资运输到汉中一带。

如此驻扎在灵武的朝廷才能组织起反攻大军,不然当时大唐就亡了。

於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汉阳就得到了一定的建设。

其城池主体都建立在鲁山南麓,此山虽然不高,但却是临江而立,地势陡峭,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汉阳城不大,周回不过五里,就是单纯一座军戌,有码头,有三门,成內守军有五百人,此前一直负责成守汉水和长江北岸的航道。

所以向来就有,“鄂州恃汉阳为蔽,汉阳失而鄂不可保”之说。

现在汉阳空虚后,草军先锋大帅柳彦章直接就占据这里,控制了这一段江面的制高点鲁山。

彼时江南岸鄂州城的布防全部都在草军的眼中,形势更加不利。

草军是七月二十二日占据汉阳的,隨后日后构筑浮桥,次日天明竣工。

草军在江面上修建浮桥三座,草军柳彦章部继续留在汉阳大营,大概二十多名草军小帅,总兵力两万人上下先行过河,开始围困鄂州城。

当时城內的武昌军在崔绍主持后,便开始从岳州永兴、巴陵、唐年、昌江一带调兵,其中还广募土团,如杜洪、吴討、骆殷等豪杰就是这个时候加入了武昌军。

一时间,武昌军在城內的兵力有四千武昌军,三千土团军,实力稍有振復。

但现在更大的危机却在江面上。

因为草军在上游拖住了鄂州水师,又因为武昌军自已龟缩城內,使得广阔江面全部为草军所用。

此时鄂州城內不仅有近万的兵马,还有各衙署司吏,以及坊內的百姓,这人吃马嚼的,一时间补给难以为继,只能靠著岳州地区输送粮秣。

而相反,草军先后攻占了富庶的隨州、安州,截获大量粮秣,已经具备了长久攻坚的条件。

果然,兵强马壮的柳彦章,直接在七月二十三日当天就发起了进攻。

其军主力自陆路而进,先后占据城东钵盂山、洪山、小龟山、紫荆山等地,原先此地的壁垒全部被草军所用。

而柳部兵马稍歇,便开始围攻鄂州四门,並在南门外和武昌军爆发一仗。

南门是武昌和岳州广大江南地区联络的必须之道,当时武昌军在城南设置营垒,就是保障城內和城外的补给线。

此时的草军百战百胜,转战中原、荆襄,各个士气如虹,而武昌军早就被杀破胆子了,双方在城南一战,武昌军再次大败。

最后彻底丟掉了城南营垒,全军退缩到了鄂州城內。

从那个时候开始,鄂州城就彻底被草军给合围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黑衣社就再没有消息送到保义军这边。

此时的鄂州城是在还不在,连赵怀安都不清楚。

但不用说,以数千胆丧之军,被数万草军围困于坚城之內,说形势再怎么危急都不为过。

张龟年讲完了鄂州那边黑衣社送来的最后消息后,就对赵怀安道:

“主公,以上就是黑衣社在鄂州获得的最后情报,以我们军院估计,按照现在的態势,鄂州守不不住两月。”

赵怀安沉吟没说话,反而是旁边的刘知俊惊呼了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