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需要清谈客,不需要山水画家,只需要能吏、酷吏、能臣!
於是,接下来,赵怀安就对候立的刘威作如下令:
“你去將那个严军判给拿了,抄家。凡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刘威抱拳:
“喏!”
隨即带著甲兵直奔东面官坊。
郑的离去,並未在庐州城中掀起太大的波澜。
对於普通百姓而言,刺史大人换了谁,似乎並没有什么不同。
但接下来几天,赵怀安以雷霆手段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却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天,是真的变了。
首先,是人事上的大换血。
原刺史衙署內的所有曹官、吏员,全部被集中起来,由张龟年和袁袭亲自进行甄別考核。
考核的內容,不问出身,不看诗文,只问三件事:
你本管现在负责何些事务?去年事务实际结果如何?今年你对此作了那些工作?
凡是对答如流,对本职事务了如指掌者,官升一级,委以重任;凡是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者,当场罢黜,勒令回家。
仅仅三天时间,庸人裁汰,司曹一清,整个庐州衙署的办事效率,便焕然一新。
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清谈客被扫地出门,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精明强干、熟悉庶务的实干派。
而神奇的是,当衙署內八成人都被清理掉后,原先赵怀安还觉得衙署会停摆,所以都准备从光州那边调拨一批干吏过来。
可结果是,庐州衙署竟然还是运转如旧!
这真是让人晞嘘啊!
其次,是经济上的铁腕整治,此时的庐州粮价因为暴雨还有对长江上游草军的恐惧,一直节节攀升。
对此,素来好民的前刺史郑繁並无所动,只看著粮价一日比一日高,而赵怀安入主庐州后,以节度使之名,强令开仓平抑粮价。
同时,刘威率领新整编的庐州都押衙兵,对城中所有囤积居奇的粮商、盐商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抄家。
抄没的粮食和钱財,一部分用於充实军资,另一部分则在城中设点,开仓放粥,賑济那些因战乱和高物价而陷入困境的贫民。
这一手“杀富济贫”,虽然引来了庐州豪商们的恐慌与敌视,却在最短的时间內,为赵怀安贏得了底层百姓的拥戴。
对於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穷人来说,谁能让他们吃上一口饱饭,谁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至於郑刺史?他是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对庐州地方武装势力的整合与清剿。
这才是赵怀安要控制庐州所要面对的最核心问题。
对此,赵怀安是这样做的。
他令人给三山党、三河党都发了一份令书,勒令他们於三日內赶赴州府,听调。
三日不至者,以乱匪相论!
而这四份令书送到三山和三河四个地方后,各自反应皆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