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诸司

他不做,有的是海商愿意做。

虽然王鐸是忽然插话的,但薛光是非常懂礼貌,站著那微笑著,一直等到王鐸说完了,才弯腰继续说道:

“去年秋税入库,当时幕府还押解了两万贯去扬州,今年夏,我保义军就藩,这笔钱就省掉了,目前府库中,两税钱在八万贯上下。”

“而府库的大头还是在商贸和缴获。”

“目前我军从西川和中原战事中,入库钱大概在七十万贯。”

“而我军安南、南詔、西川、吐蕃的贸易,目前利润在十五万贯左右,主要是前期的商站投入和关係打点上费过多,影响了今年的利润,明年应该能有三十万贯的规模。”

说著这些话的时候,薛光虽然语气依旧沉稳,但所有人都听得热血沸腾。

我保义军可太有钱,也太会挣钱了。

这还只是保义军的公库,使君那边还有自己的钱袋子,军库那边还有一份,还有光大钱行的储蓄。

可以说,短短两年,赵怀安真的是白手起家,攒下了百万贯老本。

当然,最该感谢的还是王仙芝,这里面七成的钱都是从王仙芝那边缴获得来的。这老王辛辛苦苦在中原五州打土豪的坞璧、寨子,最后给赵怀安做了嫁衣了。

可以说,王仙芝才是赵怀安真正的贵人。

而赵怀安听得这些数字也很高兴,他从马扎上起身,望著在场诸司参军,感激道:

“诸君,光州能有今日,非我一人之功,而是你们所有人呕心沥血的结果。我,赵怀安,在此谢过大家!”

说罢,他对著眾人,深深一揖。

王鐸、魏元恪、陈圭等人大惊失色,连忙起身离席,跪倒在地:

“主公万万不可!此皆主公运筹帷之功,我等不过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赵怀安扶起王鐸,然后对剩下人道:

“都起来吧!功过我自有数。你们做的好,就是好,没有什么应该的,总之,这个月会有一份丰厚的俸钱给幕府上下。”

“我赵怀安一直就是那句话,只要好好干,金杯共汝饮!钱,永远不是问题!”

王鐸等人高兴,齐齐对赵怀安拜道:

“下吏谢主公恩赏!”

说完所有人哈哈大笑。

这就是一个团队在往上走时的氛围,能遇到一个愿意分享创业红利给他们的良心资本家,是真正好福报。

按了按手,示意诸人都坐下,赵怀安重新坐回主位,神情变得严肃了。

他沉声道:

“今日之光州,看似兴旺,但实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黄巢、王仙芝之流,此时正席捲江汉,长江一线都隨时处在草军的兵锋之下。而我们这点基业,在这乱世洪流之中,又算得了什么呢?隨时可能被一个浪头打翻。所以,我们绝不能有半分懈怠,更要將钱粮投入到扩充实力上。”

“毕竟乱世来临,有粮无兵,那就是敌人的粮仓。”

“接下来,我命令!”

堂下眾人立刻肃立,屏息凝神。

“一,政务诸司必须立即调拨精干司吏去寿、庐二州上任。我是保义军节度使,不仅仅是光州的刺史,所以我们光州好起来了,寿、庐二州也不能落下,要一同进步,把我们保义军的发展带给三州所有人。”

“二,现在开始加大募兵进度。其中光州地区兵额三千,庐州兵额三千,寿州兵额三千,光州部分优先从两年左右的老辅兵和大別山五十六都招募,而庐、寿二州就从地方州、县、牙兵中整合。这一次,目標是將我们保义军的內外十六个都全部满编,即每都千人,总兵力一万六千。”

“而你们政务院需要配合这次扩兵的装备、钱粮、还有舆论宣导。”

“此外,我这次又带回来了两千多匹战马,你们政务院要则精干在三州选择水草丰沛地作为马场,我们和吐蕃贸易的战马,都要养在那里。”

“养马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养战马和家中养牲口完全不一样,你们除了要留意本地人才之外,还要让商站的人在吐蕃、西北诸羌寻找愿意来光州的养马人!要不惜重金!”

“三,在你们政务院要开展传帮带。目前咱们人数不够,要想將寿、庐二州收到夹带里,咱们需要一批能做事,有我们保义军风格的人。”

“所以我们这边会在三州举行小规模的拔选,从营田、农户、县乡选出聪慧子弟入学。让这些人开始经过半年的学习文读,便从各司基层做起。”

“这些具体的考核內容我会亲自来擬定,到时候老王来作为主考。”

王鐸一听,激动点头。

这东西一听就熟悉,这不就是一个小科举吗?咱们主公做了节度使后,这胆子是真的放飞到没边了。

不仅幕府按照军、政、度支三院来布置,下面又是各个司,虽然掛著朝廷的官衔,但实质上已经和朝廷的框架一样了。

现在,连朝廷的科举都要抄过来,这真是·

不过王鐸这些人也不担心什么,因为目前的这些改变实际上还是属於节度使的权力范围內的。

本身赵怀安改变的只是他节度使幕府的结构,而他本身又有延揽幕僚的权力,所以即便是考核很像科举,但依旧在权力之內。

而王鐸高兴的是什么呢?

他高兴的还是赵怀安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对自己的期望。

无论这个叫选拔还是叫科举,其实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培养保义军政务院的新人梯队。

而赵怀安让王鐸做这个主考官,基本就是默许王鐸是这些人的座师。

要做事就必须有人,王鐸和这些新人有这个关係在,那他以后在工作处理上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正是看到了赵怀安对自己的这份信任和栽培,王鐸这才感动得无以復加。

他这种人,起在微末,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是更加强烈的。

这一刻,王鐸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鞠躬尽!”

这些命令清晰果决,显然这一路上赵怀安没少在想这些事情。

此时,在场这些政务院诸司的参军们也是各个心潮澎湃。

主公的豪情壮志谁都能感受到,他们也是激动兴奋,谁不想自己官越大,手下的人越多,掌握的权力越多呢?

官僚机构这东西,生下来就是要自我膨胀的,在场眾人这会想的都是,如何让家族子弟以及看好的后辈抓住这个机会进入幕府,毕竟谁都晓得,保义军正进入一个膨胀的关键期,越早进来,前途就越大。

而就在眾人想著时,赵怀安忽然说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事情:

“今日那个庐州刺史是不是又没来迎咱?”

“行,你们收拾收拾,去把衙內外诸將都喊过来,我要去一趟庐州!”

此时赵怀安拍著桌子,恶狠狠道:

“我倒要去看看,这个庐州刺史是何方人物,骨头就这么硬的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