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襄樊
乾符三年,时间进入六月,山南东道形势越发恶化,
襄阳是山南东道治所,自草军从鲁阳关突入邓州,又分兵掠唐州,唐州守將不能制,只能坚守州城。
而唐、邓二州是囊阳的外围防线,现在两州失守,草军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水陆两面进发山南东道的权力中心,襄阳。
就这样,因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的蕨预大意,导致中原进入荆裹的防线全部崩溃,草军因而顿兵汉江北岸,进攻北岸的樊城。
不过襄樊一体,尤其是山南东道的牙兵们祖业都在这里,坚守之心异常坚决,所以草军强攻数次都没能打下樊城,更不用说汉水南面的裹阳了。
但草军也不恋战,开始在此分兵,其中大票帅柳彦章率兵向东,进攻隋州,票帅王重霸向西攻谷城、票帅李重霸则更是直接绕过襄樊,沿著汉江继续向南,攻入郢州。
隨州被柳彦章所部围攻数日,渐不能支,隨州刺史崔休徵人已绝望,因为当时山南东道已无兵支援,眼见著就要被拿下时,一支宗族联兵突入包围圈,进入隨州城,补充了城內兵力,最后才守住了城。
柳彦章事后才晓得,这是他下面的小帅们在隨州抄掠,逼得大量土豪起兵反抗。
对此,柳彦章只是说了两句,就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对於军纪这件事他也管不过来。
即便他个人也比较认同黄巢的做法,但柳彦章只觉得黄巢这人是听那些读书人的话听傻了。
做王师?他们现在的条件也配做王师吗?
草军现在什么情况?全军都是流动作战,一应补给全部都来自於地方,十万大军每一日的吃食、薪柴全部都要靠军队自己就地补充。
不去抢,谁会乖乖把粮食交出来?別提去打坞璧或者城池了,乡野农村有粮,还不会死人,你会冒险去打县城和坞璧?
一开始黄巢居住调驭,军纪森严,他兵马多,黄家的那些人也都听他的,所以还能管得住一些,可隨著几次先后分兵,分出去的草军全部故態萌发,军纪滑落地非常快。
而且这些草军普遍都是来自中原,对於在山南东道劫掠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固然让草军的日子好过了不少,但结果就是地方反弹非常厉害,本来还只是观望的大量土豪纷纷起部曲、宾客、宗族,投奔想乡曲的豪杰,並在后者的带领下开始袭扰小股草军。
所以原先一直势如破竹的草军,在开始分兵进入隋州等地后,就好像踩进了泥潭,寸步难行。
这个情况不仅是柳彦章这边,攻打南面郢州的李重霸部同样如此。
郢州是江汉之间的重镇,濒临汉水,城池坚固,本身就驻有一支三千人的山南东道牙兵。
此外,山南东道有一支水师,其基地就在郢州。
李重霸也是草军善战之將,了解到郢州的情况后,就决定水陆两面夹击郢州。
他先派死士三百,操小舟攻城,目的就是先吸引山南东道兵的注意力。尔后,他本人则亲率主力骑兵,沿江边仰射射箭攻城。
但关键时刻,山南东道水师溯汉水北上,数百大舟冲入草军停泊在上游的战船中,而草军的水师本就是初建,缴获的船只又大部分是渔船和商船,根本抵挡不住山南东道水师的巨舰。
经此一战,李重霸水师大挫,其人再不敢攻郢州,带著残兵溃退回裹阳,扎营在襄阳南面七里峴山,人也不敢回对岸,只让人將情报匯报给樊城城外大营的王仙芝和黄巢。
此时,樊城大营外,草军大將毕师鐸正匆匆穿过大营,向著中帐走去。
两日前,他还在新野一带狙击那边的山南东道残兵,收容俘虏和官军遗留的甲仗骡马,在对俘口的审讯中得到重要情报,所以这才匆匆返回樊城大营,要面见王仙芝。
但他还没到,半路上就见到了草军军师尚君长,然后被后者叫住了。
尚君长和毕师鐸的私交很不错,他的弟弟尚让也隶属在毕师鐸的帐下,这会见他从新野匆匆返回,便问何事。
毕师鐸对尚君长很尊重,见到军师后就率先下马,就要行礼。
那边尚君长也笑著下了骡子,握著毕师鐸的手,走到一边,问道:
“不是在新野吗?难道忠武军那些人从南阳挪窝了?”
听军师询问情况,毕师鐸没有任何隱瞒,连忙回道:
“军师,我在新野俘获了一条军报,据说崔安潜这老贼要被换掉了。”
尚君长听这话,连问情况,这才晓得朝廷是看崔安潜久战无功,便打算让门下王鐸做新的招討帅。
一听是王鐸,尚君长哈哈大笑,告诉毕师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