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屠杀!大屠杀!血流成河!【求月票

第 屠杀!大屠杀!血流成河!【求月票】

华盖殿内一片死寂,只剩下老朱粗重如风箱般的喘息,以及跪满一地的太监宫女们压抑到极致的抽气声。

他赤红的双眼扫过满地狼藉。

最终,那目光定格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穿透了宫殿,看到了他寄予厚望却最终不堪重负、选择了一条不归路的长子。

痛吗?怒吗?

悲吗?悔吗?

种种情绪如同岩浆在他胸中翻滚、冲撞,几乎要将他整个人撕裂、焚毁!

但最终,所有这些极致的个人情感,都被一股更加庞大、更加冰冷、更加无情的力量强行压了下去。

这是属于洪武大帝,属于大明开国皇帝的绝对意志。

他的肩膀微微颤抖着,但脊梁却一点点重新挺直。

他脸上那疯狂扭曲的表情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如同万载玄冰般的平静。

只是那双眼睛,依旧红得吓人,里面不再有泪水,只有凝固的血色和一种即将摧毁一切的决绝。

“呵……”

一声极轻极冷的笑,从他喉咙里溢出,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味。

【标儿,你看到了吗?这就是你替咱守着的大明?这就是你信赖的兄弟、你倚重的臣工?】

【你活得累,死得冤……爹今天,就替你好好清洗清洗这污秽不堪的朝堂!】

【爹要把这帮蛀虫、这群逼得我儿走投无路的混账东西……杀个干干净净!】

帝王的冷酷,父亲的悲痛,在这一刻诡异而恐怖地融合在一起,化作了一场即将降临的血色风暴。

他猛地转过身,不再看那象征着他失败的狼藉,一步步走回御座。

每一步都沉重如山,踏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如同敲响了无数人的丧钟。

“云明。”

老朱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没有一丝波澜。

“奴……奴婢在!”

云明连滚带爬地上前,头都不敢抬。

“去查一下,郭宁妃是怎么到奉先殿的?”

“她一向稳重,为何这次如此鲁莽?咱要知道一切经过,她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都给咱查清楚!”

“是!”

云明不敢有任何迟疑,连忙应声退了出去。

“蒋瓛!”

老朱再次平静地开口。

“臣在!”

蒋瓛毫不犹豫的走进大殿,跪倒在地。

老朱没有让他起身,甚至没有看他,目光依旧望着殿外漆黑的夜,声音如同从九幽寒渊中传来:

“蒋瓛,咱问你,锦衣卫的刀,还快吗?”

蒋瓛浑身一颤,立刻明白了皇帝的决心,咬牙道:

“回皇上!锦衣卫的刀,随时可为皇上斩除奸佞,锋锐无匹!”

“好。”

老朱缓缓转过头,那双血红的眼睛终于落在了蒋瓛身上,一字一顿,下达了如同冰山崩塌般的命令:

“第一,诏狱里的傅友文、茹瑺、郑赐、翟善四人,以及所有与此案有牵连、罪证确凿的官员,不必再审了。”

“先将他们游街示众,再凌迟处死,夷三族。给咱剐足三千六百刀,少一刀,你替他们补上。”

蒋瓛倒吸一口凉气。

凌迟、夷三族!

这是最酷烈的刑罚!

“臣……遵旨!”

“第二!”

老朱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冷冽如刀:

“根据现有口供、线索,凡与陕西贪腐案、东宫用度异常案有涉之官员,无论品级高低,证据若有三成可信,即刻锁拿下狱!”

“咱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三天之内,咱要看到名单上的人,要么在诏狱里等着砍头,要么就已经成了尸体!”

这是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蒋瓛感到一股寒气直冲头顶:“是!”

“第三!”

老朱的目光更加幽深:“那些在午门外闹得最欢、上蹿下跳的所谓‘清流’、‘士子领袖’,给咱仔细查!”

“尤其是孔家!咱不信他们屁股底下就那么干净!找出他们的错处,或贪腐,或狎妓,或言行不端!”

“找到之后,不必禀报,直接拿下!”

“该流放的流放,该砍头的砍头!咱要让天下人知道,读书人的骨头,没他们想的那么硬!”

这是要彻底摧毁‘清议’的脊梁。

蒋瓛心跳如鼓:“臣明白!”

“第四!”

老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疯狂:

“给咱盯死秦、晋、周三王府!他们身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给咱往死里查!”

“尤其是秦王府那个王氏和晋王府那个邓氏,咱总觉得没那么简单,或许里面还有隐情!”

“但凡有一丝可疑,立刻报于咱知!”

“咱倒要看看,除了秦、晋、周三王,咱的‘好儿子’、‘好孙儿’,到底还有哪个不干净!”

连藩王身边的人,甚至其他藩王、世子都不放过吗?

这是真正的刮骨疗毒,甚至不惜伤及皇族自身。

蒋瓛已经不敢多想,只能重重叩首:“臣万死不辞!”

“去吧。”

老朱挥了挥手,仿佛只是吩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记住,咱要的是速度,是狠辣!天塌下来,有咱顶着!”

“是!”

蒋瓛再次叩首,起身时脚步都有些虚浮。

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如同索命的无常般冲出了华盖殿,去执行这场即将席卷整个大明官场的血色风暴。

老朱独自坐在御座上,看着蒋瓛消失的方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证据确凿,不需要程序正义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