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天才,天才啊!【七千字,二合一!

尽管绝大多数人在内心还是保留着一丝疑虑——毕竟李悠南看上去太年轻了,年轻到让他们觉得这件事称得上是荒诞。

然而,他们看到李悠南在《荒野独居》节目中稍微展示出的一丢丢技艺,又让他们意识到,或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那般不可思议。

而后,院长开始主持这一次的考察,他开口道:“小李啊,你别紧张。你的事情,陈师傅已经跟我们说过了,我们非常重视你这样的人才。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自古少年出英雄,只要你的水平真的达到了标准,那就是达者为先。”

“不过,我们打算修复的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是真正的国宝级文物,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我们需要对你的能力进行一个考察,希望你能理解。”

李悠南规规矩矩地点头道:“好的,院长,这个我完全理解。”

“那我们就开始吧。首先,我们要先考察你的陶瓷补胎技艺。罗师傅。”

罗师傅点了点头,随后从一个箱子里取出一件外屏底部有崩损、内屏转动轴心缺失的迷你型仿转心瓶残件,比例大概是 1:5的样子。

罗师傅笑着开口道:“我们要修复的是转心瓶,所以这个考察也需要结合修复的难点进行。这个仿件是我们之前在研究修复方案的时候制作出来的,就是为了破解修复的难题。”

李悠南的目光落在了那件破损的仿件上。

罗师傅继续说:“要求是,你匹配与原胎材质一致的轴心,并且修复外屏崩损的胎体,要达到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是补配后内屏转动角度达到 ,轴心与内屏底座的衔接误差不大于 0.1毫米。第二点是,外屏崩损的地方,补胎后要预留后续镂空雕刻的亭台纹饰空间,飞檐根部预留厚度误差小于 0. 0. 。”

院长在旁边补充道:“整个故宫博物院能做到的老师傅不超过三个,所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小李啊,你看需要多长时间?”

李悠南缓缓走到那件仿件旁边认真观看,其他人的目光则全部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大家都很清楚,这道补胎题目的难点在哪里。

首先是双重精度的迭加,既要控制轴心的精度,又要兼顾补胎的精度,同时还需要掌握陶瓷材料的特性与机械结构的原理。

尤其是烧制的时候会产生收缩,单一的精度达标是没有办法通过的。

而且没有直接可以参照的标准残件,没有完整的轴心留存,需要通过测量内屏的轴孔、底座轴槽的磨损痕迹,反向推算出原轴心的参数。

考验的是对老胎体磨损规律的经验判断,而不是单纯的精准复刻。

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对于制瓷工艺,李悠南必须得非常熟悉才行。

事实上,这也是真正修补那件国宝的难点之一。

但纵观李悠南的经历,似乎只有在那一档真人秀节目当中展示过烧瓷的手艺。

虽然说在野外的环境下烧制出那种程度的瓷器,确实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他一个年轻人,烧制瓷器的次数肯定很少。

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怎么可能做到呢?

罗师傅又跟李悠南介绍了一下这个实验室里面补胎用的设施设备,自然都是极有科技含量的专业设备。

李悠南简单了解了一下这些设备的使用方式,随后嘴角便开始微微上扬了。

“给我半天的时间吧。因为这毕竟要反复进行烧制,所以要比其他的工序费时间一点。”

听到李悠南的话,罗师傅瞪大了眼睛,其他人也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而院长更是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悠南。

半天时间?

如果不是李悠南此时表现出的笃定与自信,以及陈师傅的人品担保,他们都要觉得李悠南是拿他们开心了!

因为这道考题的难点是反向推算出轴心的参数,同时控制轴心的动态适配精度和补胎的静态预留精度等等,还要考虑到陶瓷材料的烧制收缩率。

理论上来说,至少需要三到五天。

其中,两天时间用于测量分析和设计轴心,一到两天用于制作和烧制轴心以及补配胎体,并且再费一天的时间来组装和调试。

而李悠南告诉他们只需要半天时间?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异样起来,毕竟他们都是这个领域真正的专家。

李悠南却是礼貌地问院长:“院长,那我现在就开始可以吗?”

院长此时心里有些动摇起来,或许陈师傅确实没有夸张,这个年轻人,粉绘能力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他在烧制瓷器的手艺上面或许还有一些差距。

这种差距甚至让他还没明白这道题的难点。

就在院长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罗师傅却是认真而严肃地问了李悠南一个问题:“年轻人,你觉得这件仿品的收缩率大概在多少?”

李悠南几乎没什么思考,拿起这件仿品便开口道:“这件瓷器烧制的温度应该在 16%。”

“但是里面肯定含有高岭土和石英砂,我不知道具体的比例,不过从这个重量上来看……我估计收缩率会降低到 8%~9%之间。”

“不过没关系,等我补胎的时候,会加上一些氧化铝等惰性材料,将收缩率控制在 0.5%……嗯,因为对精度有要求,这个数字必须得精准。”

事实上李悠南在拿到这件仿件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浮现出了这套瓷器的材料配比,甚至更为精准的收缩率也有了。

只是,他不能说的太精确,那样显得太过于不可思议了。

系统带给他的这个能力就像是冥冥中有一种感觉在指引着他一般。

听到李悠南的回答,罗师傅瞳孔微微一缩。

因为李悠南说出来的数据与真实的答案几乎一致,收缩率确实是 8.4%!

要知道,李悠南可没有检测过啊,他仅仅是凭着经验就能够精准地说出这个答案?

他看了院长一眼,打断了院长准备说出的话,道:“好的,小李,那你开始吧!”

院长愣了一下,看了罗师傅一眼,硬生生将自己想说的话憋住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