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缺氧与陡坡!【二更!】

李悠南慢悠悠地往上爬,倒不是他快不起来,而是要尽可能地对前面的环境做好研判才决定要不要去。

对他来说安全才是首位。

不过在他往上爬了一阵子后,逐渐意识到的确不算很危险。

路是可以选择的。

这也得益于他此时的身体状态极好,大脑便特别清醒。

而有了一个清醒的大脑,就可以更加冷静地分析前面哪块地是更安全的。有时候绕一下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觉得前面的冰川有滑倒的风险,或者某些角度不太好爬,哪怕更近一些,李悠南也会选择避开。

如此一来,走的路程自然会更远一点,但没有关系,爬多少算多少。

不过爬山毕竟是要从山脊上往上走的,所以实际上可以选择的路线也非常有限,大体的方向和前面那几个队员是一致的。

爬了一阵子,李悠南的视野中逐渐出现了赵良他们三个人的身影。

……

此时的海拔已经超过 。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海拔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在这个海拔之下,血氧会急速下降。

赵良他们三人之前虽然登过不少的山峰,但实际上真正超过7千米的山峰也就一两座。

所以对他们来说,海拔还是制约登顶的一个很不稳定的元素。

他们三人都有攀岩的底子,所以攀登技术难度比较高的山峰时会比较占优势一些。

而贡嘎山的确是一个需要技术更加全面的地方。

接下来的 。

赵良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以及血液在耳朵里鸣响,他很清楚这是身体缺氧的信号。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经过了好几天的适应,但经常爬高峰的人都知道,身体对高海拔缺氧环境的接受度就只有那么高。

超过了 。

这也是贡嘎山之所以难以攀登的原因之一——在你身体已经开始缺氧的时候,才是路程里最难的地方。

而前面是一个避无可避的大约六七十度的斜坡,这段斜坡的距离大概只有几十米,但成了横亘在几人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他们准备短暂休息一下。

休息的时候身体要背对着斜坡,这样可以有效的放松小腿。

并且作为专业的登山运动员,他们深知这时候是不能蹲下来休息的,那样的话会破坏身体的血液循环节奏,再次站起来的时候就会特别疲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